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15周晚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是飞****文章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15周晚练试题(含解析).doc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15周晚练试题(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15周晚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中国方面要求:尼克松可以坐自己的专机到中国,但在中国境内则必须乘坐中国方面提供的飞机。经协商后,最后达成协议:总统专机先飞到上海,上海飞往北京时,不必转乘中国专机,但是中方要派先遣小组带领一名领航员登机。这说明此时中国外交A.仍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B.意在表明中国的主导地位C.表现出了强烈的主权意识D.蕴含了反对霸权主义倾向【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在中国境内则必须乘坐中国方面提供的飞机”可知,中国旨在维护领空权,表现出了强烈的主权意识,故C正确;由材料“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可知中国摒弃意识形态的对抗,中美关系逐步走向缓和,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国维护主权意识而非发挥中国的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反对霸权主义,故D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在中国境内则必须乘坐中国方面提供的飞机”,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我国新中国外交的史实分析解答。2.萨缪尔·亨廷顿曾认为,1995年的中国“不会与任何国家结盟。这个立场或许反映了传统的中国观念,作为一个中央帝国,即中心国家,中国不需要正式盟友……另一方面,中国与西方的冲突意味着它将重视与其他反西方国家的伙伴关系”。他的这一认识A.肯定了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B.对中国的外交理念存在误读C.强调中国与苏联的同盟关系D.是针对世界局势的正确判断【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中国的“不会与任何国家结盟”源自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而非“中心国家”的认知,与“西方国家的伙伴关系”不是因为“冲突”,而是中国秉承“求同存异”,积极开放、融入世界,所以材料中萨缪尔·亨廷顿的观点是对中国外交的误读。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特征,排除;C项,中国与苏联的同盟关系的表述与材料中“不会与任何国家结盟”不符,排除;D项,仔细研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萨缪尔·亨廷顿对中国的判断是错误的,对世界局势的判断也是不正确的,排除。【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3.“一带一路”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并充分借助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与有意向的国家和地区一起规划,共同协商,6年时间先后推动126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参与签署170多份合作协议。据此可知,“一带一路”A.体现中国继续维持与邻国结盟的外交政策B.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外交理念C.开拓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新篇章D.经济援助成为中国外交主要手段【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理念。根据题干,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联通了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方向,这种互学互鉴、包容互信的精神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最强有力引擎,故选C项。新时期中国强调不结盟,而且倡导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故A项不符合史实;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一带一路”的实施,并不是经济援助,因此D项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4.新中国成立后直至1976年曾向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过巨额经济援助,其中很多项目都是无偿的;1978年后中国政府逐步减少了无偿援助的规模,更多地采用租赁经营、合资经营等合作援助的对外援助方式。这一变化A.主要由于当时国民经济形势恶化B.有利于当时中国的经济建设C.表明中国外交基本方针发生变化D.导致中国外交环境开始恶化【答案】B【解析】【详解】新中国国民经济形势恶化发生在1958-1960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此后经济形势总体稳定,故A选项错误;新中国外交基本方针始终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故C选项错误;70年代以后中国国际地位与外交环境不断改善,援助方式变化不足以导致中国与受援国国家关系恶化,故D选项错误;减少无偿援助有利用减少政府财政开支、合作援助有利于促进中国对外经贸发展,故B选项正确。5.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A.不结盟运动是一个与美苏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C.不结盟运动兴起后日益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一支政治力量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是美苏"冷战"加速瓦解的根本原因【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不结盟运动的影响。A项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知道不结盟运动不是一个政治经济军事集团;B项结合所学知识,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