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 新中国的外交 教案.doc
上传人:努力****爱敏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 新中国的外交 教案.doc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新中国的外交教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班级)第26课新中国的外交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建国初三大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和史实、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美建交、中日邦交正常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四项基本原则和表现(中国加入WTO、APEC、建立中国-东盟贸易区)、发展同大国的关系、上海合作组织、中国在联合国的活动及贡献。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归纳概括出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和成就。(2)通过阅读教材,能归纳概括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因、目的和意义。能认识到外交活动的目的和出发点,就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3)通过阅读历史材料和观看历史图片,能够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结束了近代以来的屈辱外交,感受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2)通过学习,认识中国只有增强综合国力,外交事业才会有坚实的基础,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授课题目第26课新中国的外交拟1课时第1课时明确目标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过程,新时期外交成就。教学难点: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外交方针的调整及所取得的外交成就。课型□讲授□习题□复习□讨论□其它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知识要点经典试题1、下列有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共同点的表述,其中说法正确的有()①是在“一边倒”方针的指导下提出的②是我国外交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保证③体现了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国际合作的良好愿望④是新中国挣脱两极束缚、建立和谐世界的初步尝试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2、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十二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问题过关3、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中美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钟,“但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材料中所提出“公告”是指()A、上海《中美联合公报》B.、尼克松访华的公告C、中美建交公报D、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公告因材施教教学后记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