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渗漏原因及预防措施.docx
上传人:韶敏****ab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屋面渗漏原因及预防措施.docx

屋面渗漏原因及预防措施.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屋面渗漏原因及预防措施屋面渗漏原因及预防措施由于屋面造型、建筑做法的多样化,屋面渗水的原因也多种多样。本文针对不同情况的屋面渗漏分别予以论述。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屋面渗漏原因及预防措施,欢迎大家分享。屋面渗漏原因及预防措施一、屋面防水工程通病成因(一)设防要求不明确。部分设计单位仅对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立面造型、结构安全较为重视,而往往忽视了与建筑物使用功能密切相关的屋面防水设计。设计人员对防水的构造做法、细部大样均不进行详细设计。部分设计人员对《屋面工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不熟悉,不了解新型防水材料的性能,未按建筑物类别确定防水等级、设防层次和选择防水材料。(二)结构层问题。因温度变化、混凝土胀缩、板厚不足、混凝土密实度差、预埋管线等原因,造成屋面板局部开裂,破坏了防水层,引起了屋面渗漏。(三)材料方面问题。目前,屋面工程上用得比较多的卷材屋面,由于沥青质量变化比较大,高温易流淌,低温易脆裂,必然降低防水层的质量,严重影响了屋面的使用功能和寿命。(四)排水坡度不足。出现天沟排水纵向坡度达不到的现象,有的纵向无坡,甚至倒坡,排水不畅,延长了雨水在屋面的滞留时间,加速了防水材料的老化。(五)混凝土陡坡屋顶渗漏。目前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混凝土陡坡屋顶,其外表面铺贴装饰瓦。此类屋面渗漏较多,其原因,第一,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拍打浇筑,混凝土密实度差、施工缝处理不好,结构板几乎没有自防水能力;第二,装饰瓦与基层之间未设置柔性防水层;第三,装饰瓦没有搭接铺设,产品质量差。(六)屋面找平层不平、空鼓、起壳、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分仓缝,引起找平层收缩裂缝,且拉裂防水层,造成渗漏。(七)涂膜防水层厚度不足。致使防水功能失效,防水耐用年限缩短。(八)对刚性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没有设置隔离层,由于刚性保护层的变形,导致防水层的拉伸挤压而破坏。(九)防水卷材铺贴方向和搭接宽度不符合要求,致卷材与主体或卷材与卷材间连接强度不够(十)保护层不符合要求。有的工程设计未设置防水保护层,有的工程防水保护层设置不合理。(十一)屋面转角施工不当。屋面水平阳角、竖向阴角和阳角的基层普遍未按《规范》要求做圆弧倒角,造成防水卷材折角或防水涂料涂刷不均,易破损;(十二)烟囱、管道、设备出屋面部位处理不当,搭接胶粘不牢(十三)泛水做法不规范。二、屋面防水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一)屋面板的结构设计应适当考虑到板厚对防水的影响。混凝土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缩小板筋间距,屋面大角及平面刚度变化处配置适当的附加筋,以提高抵抗混凝土收缩、温度胀缩裂缝的能力。施工方面:(1)模板刚度应满足要求,支撑应牢靠:(2)控制好混凝上保护层厚度,防止负筋下塌;(3)应选择合格的原材料,恰当的配合比,混凝土水灰比不能过大,振捣要密实;(4)加强养护,严禁过早拆模,过早上荷;(5)避免结构暴露时间过长,尽快施工架空隔热层;(6)尽量不设或少设并处理好施工缝,在施工保温层,找平层之间,对结构层进行蓄水检验,最低蓄水高度应大于l0mm,蓄水时间应大于24h。(二)设计人员必须掌握防水技术、材料性能及屋面防水的设防要求,依据工程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以及耐用年限研究屋面防水等级。同时应根据工程特点、地区自然条件等按屋面防水等级要求进行设防,再按照《屋面工程技术规范》中导向性的细部构造示意进行防水细部节点大样图设计,设计深度要符合要求,施工前要进行专项设计交底和施工图纸会审。(三)合理布置足够的水落管,标明坡度,画出分水线,仔细核算各处分水线的高度,标注在平面图上,一般情况下,结构找横坡为3%,建筑找横坡为2%,纵向找坡不得小于1%。(四)平面图中应画出分格缝的位置,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分格缝的间距为4~6M,且应设置在易开裂处,分格缝应预留,不得有切割,缝宽宜为20mm~30mm,用密封材料嵌缝,施工时应注意找平层的赶平压光,加强养护,嵌缝密封材料应挤压密实。(五)使用涂膜做屋面防水时,沥青基防水涂膜的厚度以不小于5mm,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膜的厚度不得小于3mm,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的厚度不得小于2mm。对涂膜防水屋面的表面应设置保护层,采用水泥砂浆或块材作保护层,应在胎膜与保护层之间设置隔离层,砂浆保护层的厚度不宜小于15mm。(六)在结构板易裂处应设置1层~2层附加层,在出屋面管根、水落口、天沟、檐沟、檐口泛水、屋面转角等易渗部位应设置附加层;找平层分格缝处应设置空铺附加层,其宽度要超出加强部位250mm,如为涂膜附加层必须带有胎体增强材料,应先施工附加层,后施工防水层。(七)柔性防水层与刚性保护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其材料可选用纸筋灰、细砂、塑料薄膜、低等级砂浆等。(八)铺涂柔性防水层(非沥青防水卷材)的所有水平、竖向的阴角和阳角的基层,均做平径为50mm~80mm的圆角。(九)如墙因抗震设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