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2:力.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学设计2:力.doc

教学设计2:力.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3.3力执教:震川中学钮斐瑾一、教学任务分析学生对力既“熟悉”又“陌生”。其中的“熟悉”是指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大量关于力的“前概念”和常识,生活中也有大量与力相关的词语,学生似乎对力是很”熟悉”的。“陌生”则是强调力是一个基本的物理概念,它有特定的内涵和科学的介定,有丰富的物理内容,这方面对学生而言又是陌生的;也缺乏对力的相互性的认识,所以教学从“熟悉”入手,充分关注和利用学生的经验,让学生逐步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经历一些科学探究过程,感悟一些科学方法,把学生引进科学的力世界,把“陌生”变为科学意义的“熟悉”。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2)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过程与方法:(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2)感受实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生活和实验中力现象的观察、思考,初步建立起力的概念,体验物理研究的乐趣,感悟物理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价值。(2)通过对力作用效果的实验、探讨、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力的概念难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四、教学资源学生实验器材:弹簧,弹力小球,磁铁,回形针教师演示器材:自制多媒体课件,实体投影仪,烧瓶,细玻璃管,橡皮塞,金属小球,磁铁五、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在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首先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引起想象,同时指导学生立足于观察和实验,借此获得知识的感知,从而为理性概括做好铺垫,使学生了解概念的表达方式。在“力的相互作用”教学中,通过情景“穿溜冰鞋推墙”来点拨学生利用因果关系进行思维,从而思考、分析和推理实验现象的原因。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学生的自身经验和观察实例为基础,通过分析,概括,建立力的初步概念,进而再以实验现象和生活实例的分析,明确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相互性。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分组自己设计小实验讨论,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通过大量的学生活动,创设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充分关注和利用学生的经验,让学生逐步观察,实验,分析,归纳,从而学会从物理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六、教学流程:1、教学流程图:情景Ⅰ引入力力的概念活动1举例分析情景Ⅱ情景观察活动2观看视频活动3学生实验力的作用效果情景Ⅲ演示实验活动4学生实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不接触物体也能有力的作用活动5小结2、教学流程图说明:情景Ⅰ:通过鼓掌欢迎老师们的到来,引入力。活动1:针对学生举例进行分析,归纳力的概念。情景Ⅱ:观察“穿溜冰鞋推墙”,分析讨论,得出力的作用相互性。活动2:观看“亚运会3米跳台夺冠”视频,分析讨论,应用巩固力的相互性。活动3:学生利用弹力小球和弹簧自行设计实验,研究力的作用效果。情景Ⅲ:演示“微小形变”和“小球运动方向改变”总结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活动4:学生利用小实验研究“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为后续重力的学习做好铺垫。活动5:小结,作业布置。3、板书设计:§3.3力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三、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教案示例(一)引入1、情景:鼓掌欢迎老师们的到来,引入力。(二)新课2、力的概念(1)展示图片1人们对力的认识,最初是从肌肉紧张开始的,引导学生举例。(2)学生举例通过对大量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例及情景分析,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并设问:“从力的概念就可以看出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但其中关联到两个物体,你能否从力的作用关系角度区分这两个物体?”(3)观察“穿溜冰鞋推墙”引发学生讨论此情景中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并设问:“同学在推墙的同时,为什么自己也后退了?”引导学生思考力作用的相互性。3、力的相互作用(1)引发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可以用“力的作用相互性”来解释。(2)观看视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利用“力作用的相互性”来解释现象,并引出“力作用之后,会产生怎样的效果?”4、力的作用效果(1)学生实验1:利用实验器材探究“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并请学生介绍自己设计的小实验。(2)演示实验1:“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并归纳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3)演示实验2:“手捏玻璃瓶”并归纳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4)学生实验2:利用器材体验“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为后续重力的学习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