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劳动合同法解读与企业操作提示(PPT 71页).ppt
上传人:山柳****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25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劳动合同法解读与企业操作提示(PPT 71页).ppt

新劳动合同法解读与企业操作提示(PPT71页).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劳动合同法解读与企业操作提示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的关系?劳动合同法的适用主体?案例:某派出所一清洁工被解雇,没有劳动合同,只有工资条,是否可以拿到经济补偿金?案例:某小区居民共同出资在小区内建了一幼儿园,方便其子女早期学习,但未在工商局登记注册,有两名女教师因怀孕不能上班,幼儿园方遂予以解雇,该案劳动者可否享受劳动法的保护,向谁主张其权利?案例:2007年6月,有媒体报道山西洪洞县王某未办理任何登记手续开设砖窑,交于衡某承包经营。该砖窑拐骗30余人,雇佣打手强迫被骗人员长期从事高强度劳动,无任何劳动酬,造成多人伤亡。另据报道,山西该类黑砖窑有上千座,其中还有上千名被骗童工。这些人是否可以主张他们的劳动权利等?[操作提示]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法律适用范围的扩大,用人单位应当分析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成本和风险,从而确定自已的用工方式。聘用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区别?用人单位如何制订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案例:今年53岁的彭先生是重庆某公司的职工。2005年6月,董事会任命刘先生为常务副总经理,主持全面工作。11月9日,刘先生组织公司负责人、职工代表、工会代表讨论员工考勤休假制度、奖惩制度,第二天又召开行政办公会进行讨论。职工代表认为这两个规章制度对职工不公平,均没有通过。同月15日,该公司召开行政会,会议记录上写明:“对新制度修改后讨论通过。”2005年11月28日,这两项制度开始执行。职工彭先生对该制度不满,来到刘先生办公室,摔坏办公电话和电开水瓶。两天后,他向公司认错。一周后,该公司作出了与彭先生解除劳动关系的决定。理由是,新制度规定,损坏公物,公司将视情况对当事人予以解除劳动合同。彭先生认为,新制度霸气十足、未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不合法。他向江北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请求撤销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书。[操作指引]:1、规章制度生效要件:(1)实体要件:主体适格;内容合法、合理;不与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冲突;不违反公序良俗;(2)程序要件:经过平等协商程序;向劳动者公示或告知;2、程序要件必须具备书面证据备查;3、规章制度的内容要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十一条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案例:某公司招聘一名2008年7月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公司与该生于2007年12月1日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中规定自2008年7月1日起劳动合同生效,公司于2008年7月前已经给这个学生办理了落户手续,但是2008年9月3日该生才来上班。1﹑用工之日应该从何日开始计算?2﹑如果该生不来上班﹐双方于2006年12月1日签订了劳动合同的效力如何?案例:设某大学生来你单位前写出承诺函:“因本人工作时间只有六个月,之后去考研,特说明本人不同意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可否?[操作提示]用人单位在特别要记住下列三点:(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必须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2)劳动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如果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订立的是口头的劳动合同,也是违法的,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3)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直接适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有关规定。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操作提示]用人单位的主动告知义务很重要,劳资双方均有知情权。隐瞒真实情况将影响到合同的效力。操作实务中,从举证角度考虑,用人单位应当以书面形式告知劳动者,并保留相关证据,告知条款可在入职登记表中或劳动合同中进行设计。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第八十四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