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解读与操作要点主讲韩智力新法律与新环境的挑战《劳动合同法》立法重点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主要内容一、劳动关系主体认定二、劳动合同的订立三、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四、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支付五、劳务派遣一、劳动关系主体认定:相关用工单位的延长劳动合同的订立主体劳动合同管谁?几种典型劳务关系案例二、劳动合同的订立:1、事实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订立1、事实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订立案例:她的要求合理吗?1、事实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订立案例:老孙的要求能否得到支持?事实劳动关系可否避免?2、职工名册内容与法律责任法律责任3.工作年限和经济补偿注意:华为事件面临新解我们的建议5.劳动合同不得约定的内容可以约定的内容可以约定的方式6、试用期的工资标准我们的建议7、培训费用的范围何谓专业技术培训?培训期间发放的工资能要回吗?8、服务期和合同期限的冲突违反服务期约定的例外三、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劳动者的13个合法解权辞职的基本特征劳动者即时解约权劳动者即时解约权劳动者即时解约权用人单位依法解除、终止权案例:赵某称,我自2008年5月8日起担任公司副总裁,劳动合同期限为2008年5月8日至2009年5月7日。2008年6月26日,合同仅仅履行一个多月,公司无任何理由要求与我解除劳动合同。7月5日,我被迫在公司有关文件签字。按照劳动法规定,公司单方面解除应有通知期,因此要求:1、支付解除劳动合同未提前30天通知的赔偿金;2、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公司称,我公司是2008年6月26日与赵某协商一致同意解除劳动合同,7月5日双方签署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赵某也办理了有关离职手续。根据劳动法规定,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提前30天通知。公司已按其工作年限支付了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不同意赵某的申诉请求。2008年6月23日,公司口头向赵提出解除劳动合同。6月26日,赵书面向公司提出补偿要求,公司未予认可。当日公司书面通知赵,以该日作为“中止”合同的通知日。此后赵未再上班。7月5日,双方签署劳动合同解除协议,确认协商一致同意于6月26日解除劳动合同。赵于同日办理离职交接手续。问题(八)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九)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十)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案例讨论禁止用人单位解除(终止)(十一)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的规定进行重整的;(十二)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十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十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终止条件的“增加”/衔接四、经济补偿和赔偿金明确完成工作任务合同性质违法赔偿金的计算经济补偿金的计算五、劳务派遣的核心规定派遣核心的内容(一)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二)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三)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四)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五)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劳务派遣:天使还是魔鬼?案例目前的主要问题目前的主要问题目前的主要问题劳务派遣与外包、代理人事代理业务外包派遣的法律责任案例处理事实劳动关系三个方案小结:劳务派遣可以大有作为十个没有规范明确的问题和对策(1)规章制度如何合法制定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公示的方式(2)劳动报酬应该怎么约定王某自2006年5月8日起担任公司副总裁,合同约定每月工资12000元,另有交通和通讯补助1699元,此外还提供车辆一部。提供车辆待遇折算成现金相当于每月18000元,合计月工资总额为31699元。2007年6月26日,公司无任何理由解除了劳动合同,要求按照31699元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王某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关于劳动报酬的约定内容为:乙方月基本工资为2100。岗位津贴7900,特殊津贴2000,交通补助每月1200,通讯补助每月499。双方另外约定公司出于工作需要为王提供一辆汽车,并承担与车辆相关的费用。争议焦点(3)合同期限选择的基本原则(4)竞业限制的完整操作(5)如何调整员工工作岗位变更合同的形式要求(6)不胜任工作谁说了算(7)精神病员工合同可否解除(8)问题员工的管理要诀案例赵某担任某化妆品品牌的美容顾问,月工资约三千元。赵某在职期间,多次发生上班时间串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