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初探江苏沛县湖西中学郝培影《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教育是追求面向大众的教育,让不同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就这一要求,结合自己所任教班级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实际情况,为了实现让不同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分层教学”,现就此教学理念,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希望同行批评指正,使在今后的教学教研中有所提升。一、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人数四十多人,学校分班采用的是按学生的语数外总分平行分班,所以班级的同学之间的数学成绩参差不齐,对所内容的接受能力有较大差异,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就会顾此失彼,大多数生得不到很好地发展。在这种环境下,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依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接受能力,对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层次,不同层次的数学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从而实现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二、分层教学的具体做法1.学生的合理分组根据学生的数学的成绩,将学生分成三个等级:A(数学成绩薄弱的)、B(数学成绩中等的)、C(数学成绩优异的),在安排学生座位时,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对三组等级的学生平均分配,使每个小组的数学整体实力相当,在课堂学习中能促使优等生对对其他两层的学生进行有效帮扶。2.备课的分层没有备课的分层,上面的分组只是搞形式主义,备课的分层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关键。备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学生的水平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目标分为:共同目标、差异目标。共同目标是每个学生都能实现的,要依据学大纲,合理设计;差异目标是在共同目标确保实现的前提下,对知识进一步的探究时,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不一样,对C组同学要求更高一些,能很好地处理习题中的探究、拓展问题;B组同学能够较好的处理习题中的思考、运用问题,而A组同学只要能够处理习题的感受、理解问题即可。3.教学过程分层策略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按预先分好的小组进行讨论研究,这样在每一组中的A层的学生会对其他两组的学生进行帮扶;对学生要回答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层次合理设置:对于基础问题由A层次的学生来回答并给与应当的鼓励,随着问题探讨的不断深入,问题的难度有所增加,这部分的问题可由B、C层次的学生来回答。在这种教学氛围下,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得到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信心,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得到锻炼,思维能力得到更好地发展。4.分层作业传统的作业设置对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这就不能兼顾所有学生,导致A层学生处理起来吃力,C层学生有“吃不饱”的现象发生,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为了克服一问题的发生,我对课后作业的设置采取分层作业(作业根据题目的难度分为A、B两组)的形式,让成绩好的“吃饱”,基础差的“吃好”。例如在复习“二次函数”这一专题时,我给学生布置了如下两组练习题:A:1.函数的值域是2.关于的方程的一个根比1大,一个根比1小,则的取值范围是3.函数的定义域为,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B:1.已知函数在区间[0,2]上有最小值3,求的值.2.已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时,.(1)求时的解析式.(2)若关于的方程有三个不同的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3)是否存在正实数,当时,,且的值域为?若存在,求出;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其中A层作业比较基础,要求所有学生必做;B层作业要求C层学生必做,A、B层学生选作,这样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巩固提高,增强学习好数学的信心。5.借助晚自习帮扶辅导按照分好的小组,借助晚自习时间让学生间相互帮扶:C层辅导B层,B层辅导A层,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由教师集中辅导。三、分层教学的反思分层教学是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内在的需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尤其在当下中学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期,分层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但是分层教学在具体实施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非常了解,合理分层,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置教学难度,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作业的布置更要精挑细选,使作业难度层次分明,适合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总之,分层教学充满了对教师的挑战,但愿越来越多的教师能去积极地去探索、改进,让我们的学生越来越喜欢学习,越来越愿意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