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文件苏中发〔2012〕5号关于组织编写《江苏省中医药学科发展报告》的通知为了充分展示我省中医药学术发展概况,展望中医药学科发展趋势,明晰中医药学科优先发展领域,抓住中医药学科发展应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全面促进我省中医药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努力实现江苏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转变的战略目标,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决定组织编写《最近十年江苏省中医药学科发展报告(2001-2010)》。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编写内容:⑴《省中医药学科发展报告》为首次编写,务请各位专家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站在全省中医药学术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客观地总结近十年本专业在学术、技术方面的发展动态,研究分析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报告》的总体框架按照学科现状、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四大部分撰写。⑵《学科发展报告》将分步于2011年、2012年分别对中医内科学所涉专业、中医外科学和药学、针灸学所涉专业以及其他专业进行编写:①2011年度编写的中医内科学所涉专业发展报告已经发布,但有待进一步扩充内容,以期反映学科近年来的进展全貌,达到正式出版要求。请各位撰稿专家参照已发布的报告再行认真修订;②2012年度编写中医外科学、药学、针灸所涉专业和其他基础学科发展报告,拟组织省中医药学会、针灸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负责撰写,或由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指定专家进行编撰。二、编写中医药学科发展报告,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报告》要求思路清晰、语言简洁、重点突出、综合性强,书写格式按综述的要求执行。定稿正式出版后,将为制定我省中医药学科发展方向与科研思路提供基础资料,在促进中医药自主创新,促进中医药学科健康协调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三、请各位专家认真贯彻本通知精神,积极组织人员抓紧付诸实施,并将撰写定稿或修订的《报告》于2012年5月1日前报送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发展部。四、材料报送:《学科发展报告》可选择以下两种方式报送:⑴寄送:南京市汉中路282号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发展部,邮编:210029。联系人:费忠东;电话:025-86669019、18915999708。⑵电子邮件:feizhongdong@sina.com。附:《中医药学科发展报告》撰写要求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二○一二年二月二十八日主题词:江苏中医发展报告通知抄送: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中医药局,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苏省中医药学会、针灸学会相关专业委员会,各相关医教研单位科技处、教育处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2月28日印发共印120份附:《中医药学科发展报告》撰写要求《中医药学科发展报告》要求按照综述的书写格式,总结近十年本专业在学术、技术方面的发展动态,研究分析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报告》的总体框架按照学科现状、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四大部分撰写。“学科现状”部分:主要回顾、总结、评述近10年本学科在新理论、新学说、新观点、新方法、新成果、新技术等方面全省发展现状(包括中西医结合相关内容,并简要介绍全国的现状);“存在问题”部分:主要指出学术发展、成果推广等方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发展趋势”部分:主要分析本学科发展趋势、发展目标,并预测发展前景。“附录:参考文献”部分:作为发展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搜集应尽量全面,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应首选正式专业学术期刊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学术专著、其次选择获奖的科技成果信息、再次选择重要的专业学术会议文集收录的资料。参考文献应按序编排、条目清楚,内容准确无误。附格式如下:①期刊引用格式:序号.作者.文献题目.期刊名称.年,卷(期):页②学术专著引用格式:序号.作者.专著名称(版次).出版社,出版年:页码③科技成果引用格式:序号.完成人(单位).成果名称(课题资助:号).获奖年份④会议文集引用格式:序号.作者.文集名称.编印年:页码注意:学科发展报告正文前务请附500字以内的摘要和关键词5~8个;文末附执笔人员和500字以内的第一作者简介及工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