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在充盈野性的大峡谷中穿行优秀散文在充盈野性的大峡谷中穿行优秀散文十月中旬的第一个周六,我去了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十万沟!美的要素之一就是新鲜,风景也是这样,越陌生,越容易激发人们观赏的兴致,所以就有一位诗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车到平凉与前来接应的网友吉普赛人,在某餐馆每人一碗羊肉泡,跟着平凉绿蚂蚁户外80后驴友的包车到麻武乡。我们跟在九位叫驴子的包车后面,驱车出城向西驶入太统山脉,车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路边的山体、田地、屋舍、树木便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目光所及都是浪涛般无边无际的山,置身于这纯粹的自然怀抱,我感受到了一种豁达。到达麻武乡,由吉普赛人找熟人把车寄放到一门市部前,驴友驮着负重约60斤的驮子,摄郎扛着长枪短炮,向此行的目的地十万沟进发。十万沟位于甘肃省平凉市麻武乡城子村,北与崆峒山遥遥相望,西与宁夏泾源县白岩河接壤,是一个原始而神秘又充满野性、野趣的大峡谷,也是一个很有开发价值的风景游览区。徒步十多里,行至城子村,沿途收秋的、碾场的、犁地的农人们忙的不亦乐乎,扑面而来的景色美不胜收。放眼观望,坡与坡来回相连,山与山相互环绕。沙棘漫山遍野,将山坡点缀的绛红绛红。高大的千年山梨树处处皆立,默默俯视着城子村的山山水水。牛羊在草地山坡悠闲的晃来晃去,脖子上的铃铛在风中响动,清脆的铃声不绝于耳。红腹野雉时不时的闪出路面,又扑楞楞的飞到别处去了。十万沟如此之美,山川如此之宁静祥和,使我不由的感叹万千大自然的神功鬼斧!再往前走山上山下差异截然不同。山之上,山花野草与青松相附,玛瑙缀着红红的果子等鸟雀竟相来食,五色蝴蝶在在丛中翩翩起舞,仿佛用舞姿迎接远方的客人。山之下,两山相对而壁立千仞,山势险峻而峡谷幽深,峰如斧削刀砍。悬崖之上万松绝立,姿态各异,谷翠而欲滴。一条河从峡谷底蜿蜒而过,远看如一条爬行的龙而不知所归,水声荡浩咆哮如龙吟。站在虎跳涯上远望,瀑布从山上流泻,振声冲天。俯瞰四周,断涯陡立,心怵目惊;风吹过白桦林,涛声如吼;我似乎听到了千百年前的兵戈之声。而今兵戈不显,古迹具损,物似已人非,只有那石狮残碑,斑驳淋漓孤零零的守望着十万沟,静静的倾诉着十万沟的千年沧桑岁月。"石青红兮百叠,山浓淡兮万重”。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山水诗人江淹吟咏丹霞地貌的佳句,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丹霞地貌的极致景观,令人推崇不已。不过,当我面对有花岗岩地貌地形的十万沟墚峁时,这种感觉在心中同样荡起层层涟漪。缘于此种心境,我在宛若蜀道的十万沟穿梭迂回,为险峻突兀的山石景观震撼不已;快门声声,为群山万壑的纷至沓来心旷神怡。不知不觉,人困马乏。与九位驴友也是这山到那山的距离,一起行走,离的又远。于是,三人不约而同的决定在视野开阔的城子墚上安慰肚子,饼子、鸡蛋、榨菜、矿泉水等供给品,吃饱了,不乏了。老权来劲了就招呼我和程治国沿城子墚顺道而下扫一扫景,说也怪,在下墚的路上遇到了三位熟知十万沟地形的当地老乡,在我打问路的时候,老乡自告奋勇带我们抄近道顺河而上返回麻武乡,真是感谢上仓保佑。下沟的路的确让人感受到了惊险,我一个不留神一脚踩在牛屎上,右脚一打滑,重重的摔了一跤,痛的我眼睛里闪泪花花,我强忍痛跟着向导在崖边边上走,路窄得只容得下一只脚,人贴着崖壁,拽着草拉着树枝前行,有时候干脆没了路,一块凸出的大石头横在面前,人便要踩着、攀着石头的棱角慢慢下行,已经严重超胖的我口张得圆圆的喘粗气,汗出了一身又一身,让我领略了啥叫一失足便成千古恨,万丈深崖再加上涛涛河水,一看就晕,我连一步都不敢向前走。领路的老乡就说:十万沟从古到今保持着原始状态,少有人工斧凿痕迹,野花随意而开,荒草肆意蔓延,丛林葳蕤生长,飞鸟尽兴而鸣,豹子、野猪、毒蛇神出鬼没。因此,凡来此地的人无不为这里的野性、野趣所震撼。老乡越说我越后悔,后悔的我直咬牙,为啥不呆在家里睡大觉,跑到这地方受这罪。在这万分危险的崖边,在这进退两难的原始山林里,我以摄影构图的思维悟出了,不摒弃浮躁、鲁莽、怯懦、脆弱是不能安全到达十万沟沟底的,而拥有沉稳、机智、勇气和毅力的人一定会在付出艰辛后到达这仙境般的十万沟。我就是凭着这一信念下到了沟底,带着惊魂不定审视一下上下左右前后便会感到:真是另一片天地。抬头仰望,如刀切斧劈般的巨石山崖就在头顶仿佛扑面而来,飞来石悬的就象要掉到脚前头,两山夹隔出的一线天更衬出山峻谷幽。再用镜头转换一个角度,山便显出一种姿态,不停地变换视角,山便现出千姿百态,于时而秀美时而雄浑中抽象出俊男美女般令人迷醉的神态。有人说:“十万沟以山为骨,以林为肉,以水为魂”。此话不假,山还没有让你回过神,水便已到了眼前。十万沟底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河,也是平凉崆峒水库的源头。由于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而形成数十条瀑布群,瀑布一泻而下,形成了三个水潭,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大潭、二潭、三潭。潭水碧绿,宛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