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找坡层工程施工工艺标准.pdf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屋面找坡层工程施工工艺标准.pdf

屋面找坡层工程施工工艺标准.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ICSQ/ZXJZ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企业标准Q/ZXJZJ412—2004屋面找坡层工程施工工艺标准2004-04-10发布2004-05-01实施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发布目次1适用范围12引用标准13材料要求14施工准备15操作工艺26质量控制37质量标准38成品保护3I屋面找坡层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适用于建筑工程屋面采用陶粒混凝土和炉渣混凝土找坡层的施工,其它轻集料混凝土找坡层可参照执行。2引用标准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3材料要求3.1陶粒3.1.1页岩陶粒粒径5㎜~30㎜,松散容重为500kg/m3~700kg/m3,吸水率3。5%~5%(干燥状态下30min计),未熟化的片状物应小于10%~15%,粉末及小于5㎜粒径颗粒含量应小于5%。3.1.2粘土陶粒粒径5㎜~30㎜,松散容重为580kg/m3~680kg/m3,吸水率8.3%~10%(干燥状态下1h计),粉末及小于5㎜粒径含量应小于5%。3.1.3粉煤灰陶粒粒径5㎜~15㎜,松散容重为630kg/m3~700kg/m3,吸水率16%~17%(干燥状态下1h计),颗粒级配小于5㎜或大于15㎜的含量均不应大于5%,并不得混夹杂物或粘土块。3.2炉渣宜采用烟煤炉渣,容重应为800kg/m3以内;炉渣内不应含有机杂质和未燃尽的煤块,粒径不应大于40㎜,且不可大于找坡层最小厚度;炉渣粒径在5㎜以下者,不得超过炉渣总体积的40%。3.3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3.4水泥一般采用强度等级3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3.5外加剂掺量必须通过试验确定,并按有关技术规定执行。3.6石灰块灰或加工磨细石灰粉。4施工准备4.1作业条件4.1.1屋面结构工程已经有关质量监督部门核验合格,屋面保温层已进行稳蔽工程检查验收,并办理手续。4.1.2各种穿过屋面的预理管件根部及烟囱、女儿墙、暖沟墙、伸缩缝等处的根部已按图纸及规范要求做好处理。4.1.3陶粒混凝土和焦渣混凝土已通过试验确定配合比。4.1.4基层及四周墙根等已清理干净,并经验收合格。14.1.5与找坡层有关的电气管线、设备管线及埋件等均已安装完毕,位置固定准确牢靠.4.1.6事先将管线或管道用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全长固定,固定断面一般做成梯形,厚度不得超过找坡层厚度,并注意养护和保护工作。4.1.7作业面温度应保持在5℃以上.4.2材料准备4.2.1水泥应提前进场,包装完好,并有出厂合格证;水泥进场后应存放在水泥库或现场干燥处,并采取防雨淋和防潮的措施。4.2.2陶粒和炉渣应提前一周进场,过两遍筛。第一遍过大孔筛,陶粒筛孔为30㎜,炉渣筛孔为40㎜;第二遍过小筛,筛孔为5㎜,主要筛去细粉末和浮土,保证粒径和级配符合小于5㎜粒径含量应小于5%的规定.现场设立浸泡池,将陶粒和炉渣放入池中,浇清水浸泡、闷透,水闷时间应不少于5d。4.2.3石灰应提前进场,块灰用水浸泡,过5㎜细筛;加工磨细的石灰粉可水溶后直接使用。4.3主要机具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或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磅秤、窄手推车、附加剂稀释容器、平板振捣器、平锹、拍板、铁滚筒、铁锤、錾子、钢丝刷、扫帚、小水壶、小水桶、半截大桶、胶皮水管、木抹子、毛刷子、2m~3m木杠、5㎜和30㎜筛子、铁质水平尺、小线、工具袋等.5操作工艺5.1工艺流程四周弹线找坡→基层处理→搅拌→做标高墩找坡→铺设陶粒混凝土或炉渣混凝土→振捣或滚压密实→拍边修整→养护5.2弹线找坡按照设计要求的坡度,向雨水口找坡,当设计无要求时,可按2%~3%找坡,天沟和水落口周围坡度要适当增加。在女儿墙和其它突出屋面的墙体、管道上弹出找坡层上平标高线和控制线。5.3基层处理在结构层上做找坡层时,应事先进行基层处理,主要把基层上粘结的松动混凝土、砂浆、灰浆等用錾子剔除,油漆、油污等用火碱水清刷干净,其余杂物清扫干净后,在施工前一天洒水湿润。在保温层上做找坡层时,如采用加气板块等预制保温层时,应先将板底垫实找平,不易填塞的立缝、边角破损处,宜用同类保温板块的碎末填实填平。将表面杂物清除干净后少量洒水湿润。基层洒水湿润,但不能用水浇透,宜适当掌握,以达到找平层、保温层能牢固结合为度。5.4搅拌先将骨料、水泥、水和外加剂均按重量计量,骨料的计量允许偏差应小于±3%,水泥、水和外加剂计量允许偏差应小于±2%。根据配合比确定用水量时,还须计算骨料的含水量(搅拌前应测定骨料含水率),给予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