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精选12篇)三年级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啦”。正确认读本课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4.继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学过程:一、质疑激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鸟会搭船,奇怪不奇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搭船的鸟》,看看会搭船的是什么鸟?(板书课题)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3.课件出示典型字,指名口头组词。4.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5.检查朗读,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以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6.更换语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它句子,让学生再认。7.脱离语境,小组长检查组内识字情况。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以小组形式认读课文,再以小组形式汇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更换语境,强化生字的再认。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师:自由阅读课文,看看搭船的鸟是什么鸟?你喜欢这样的小鸟吗?为什么?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说一说。问题的提出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三年级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篇2《搭船的鸟》一课中的许多事物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远,所以对课文中一些生词的理解,我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一、看图理解对于文中涉及到的船,孩子们比较陌生,没有亲眼见过,对船舱、船篷、蓑衣、橹不理解,我就从网上找了一些图片,通过看图,孩子们对这些陌生的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二、结合上下文理解除了看图理解生词之外,我也借助了上下文帮孩子们理解,如:“我们坐在船舱里”通过“我们坐在”让学生在图中找“我们”坐的地方是船舱。“雨点打在船篷上”通过雨点打在,说明船篷是遮在我们头上的顶,从图中很快找到船篷。“披着蓑衣”“摇着橹”让孩子们了解蓑衣和橹的作用。三、联系生活理解词语如第四自然段中的“衔”和“吞”,我认为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比较好。有的孩子说“衔”就是叼着的意思,并用表演来说明。有的孩子说“吞”就是把东西咽下去的意思。这样的理解既贴近孩子的生活,又利于他们接受。四、补充资料了解事物关于翠鸟,我找了一些图片让孩子们欣赏,介绍了一些课本外的知识,并通过短片让他们感受翠鸟捕鱼的过程,使他们对这种陌生的鸟类有了更深的了解。当然对词语的理解方法还有很多,如:换词,查字典等,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三年级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篇3课型:新授。教法:自主学习法。教学目的:1、正确认读本课的十一个生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认识翠鸟,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重点:正确认读十一个生字;难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搭”什么意思?想想,不知道可以查工具书,乘、坐的意思。组词,“搭船”是什么意思?“顺便乘坐船”的意思。揭示课题“搭船的鸟”,这又是什么意思呢?顺便乘坐船的鸟。想不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那我们就去学习今天的课文吧。板书:风铃草二、初读课文1、明确这堂课的要求: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自由读两遍课文;读第二遍的时候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3、将画出的生字再在课文中读两遍。4、分组读课文,评出小组里读得最好的同学在全班读。5、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全班评价。6、自愿读课文,看谁想读,勇敢地站起来读。三、认读生字1、出示小黑板,齐读生字,先读带点的字,再读词语。2、指名读生字。3、读生字卡(单个字)。四、再读课文,思考问题自由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年级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篇4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2、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3、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八个。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制资料卡片的方法4、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课前准备:课件、录音机、磁带,生字词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