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确定位置教案精选确定位置教案三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确定位置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确定位置教案篇1撰写公开课教案是每个教师都必需熟悉的一项工作,好的公开课教案能够激发同学兴趣,培养同学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套新课标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公开课教案符合新课标的规范,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适合同学的年龄特征,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等优点。一年级(上册)教材用一个“第几”描述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如从右往左第5个是小明。二年级(上册)教材用两个“第几”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如小红坐在第6排第4个。通过这些描述,加强了方向感,获得了自然数能表示次序的体验。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本单元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使原来凭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到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从而发展数学考虑,培养空间观念。两道例题把教学内容分成两段编排。例1和“练一练”,用数对确定教室里的座位。包括“列”“行”的含义,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以和用数对表示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例2和“练一练”,用数对确定平面图(方格纸)上点的位置。练习三配合两道例题的教学,解决学校、家庭、街区里的一些实际问题。编写的两篇“你知道吗”分别介绍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在计算机上制作表格的方法,拓展同学的知识面,让同学体验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1、实际的情境中教学规范地确定位置的方法。例1出现一幅教室里座位的图画,让同学说说画面里的小军坐在哪里。他们凭自身的感受和经验,在交流中出现了不同的表述,如小军坐在第4组第3个、小军坐在第3排第4个……甚至会出现有争议的描述。由此发生一起的'需要:怎样正确、简明地说出位置?为教学新知识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接着教学“列”“行”的知识,因为数对是按列与行确定位置的。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都是规定。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都是人们的约定。正是这些规定与约定,人们在确定位置时才有一致的考虑和结论,才干防止争议和混乱。因此,教学列、行的知识绝不能含糊。还要通过适当的练习,协助同学巩固对列、行的认识。并用先说列数、再说行数的方法表示出小军的位置。然后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可以用数对表示为(4,3)”这句话标明了三点:一是“数对”指两个数,即列数与行数。二是在数对中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这个顺序不能颠倒,它和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先写出x轴上的数量,再写出y轴上的数量的次序是一致的,不会和中学里的数学知识发生矛盾。三是用数对确定位置有规定的书写格式,要用括号把列数与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个逗号,把两个数隔开。“练一练”在例题的情境中进行。以数对知识为重点,设计了“列、行位置→数对表示→列、行位置”的线索,把例1教学的各个知识组成系统的结构。第1题先在图中找出第2列第4行的位置,巩固列与行的知识;再用数对表示第2列第4行,进一步明确在数对中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巩固数对的知识。第2题通过在图中寻找(6,5)的位置,具体解释这个数对的含义,加强对数对的理解,体会它能清楚、简要地表示出物体的位置。例1的情境图中,每个同学的座位都可以用数对表示,确定各个人位置的数对都不相同。图中有6列、5行,任何一个列数不超越6、行数不超越5的数对都有一个同学的座位相对应。可以利用情境图的这些内涵,组织同学充沛地“练一练”。练习三第1~3题配合例1的教学,巩固列、行的知识,以和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第2题四块装饰瓷砖的位置有同列不同行,不同列同行,列、行都不同三种情况,隐含了许多可以比较的内容,让同学在这些比较中,深入地体会数对。第3题花色地砖的规律是开放的,如这些地砖的位置都在奇数列,第2到第6行之间;这些地砖的排列是对称的,第7列或第4行可看作对称轴;这些地砖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图案,中心在(7,4)……让同学畅谈自身的发现,能让同学的形象思维充沛展开。2、应用数对,在方格图上确定点的位置。例2在公园平面图上,用数对表示景点或建筑物的位置。在出现形式上有三个特点:一是公园的各个景点和建筑物都画成一个点,“点”只反映景点或建筑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内容;二是表示景点、建筑的那些点分散在方格纸上,而且每个点都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三是方格纸的竖线表示列,从左到右依次标注了0、1、2……10;横线表示行,从下往上依次标注了0、1、2……8。其中的“0”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这些特点,把用数对表示公园景点、建筑物位置的实际问题笼统成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的位置的数学问题。这道例题的教学战略是引导同学促进知识与经验的迁移,把例1中学习的列、行的概念,使用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