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完整课程指导链的现代诗阅读教学策略.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基于完整课程指导链的现代诗阅读教学策略.pdf

基于完整课程指导链的现代诗阅读教学策略.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完整课程指导链的现代诗阅读教学策略作者:闫学来源:《小学教学研究》2024年第05期【摘要】在教育实践层面,关于现代诗的“整本书阅读”的研究存在较大缺失。文章展现了一个完整的现代诗阅读指导课程链,围绕如何把握经典诗歌中的经典元素,激发学生对阅读现代诗的兴趣,匹配恰当的阅读指导策略,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和高阶阅读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关键词】现代诗整本书阅读经典元素审美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颁布之后,整本书阅读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一种类型,成为一线教师尤其是语文教育工作者高度关注的研究主题。但一直以来,关于诗歌的整本书阅读鲜有较为成熟的案例,在新课标颁布前后皆是如此。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古典诗词,经过千百年来广大读者的传诵与诗歌评论家的研究,已经拥有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在语文教材和各类面向中小学生的读物中,皆以经典选文的形式出现,不能构成围绕诗歌的“整本书阅读”。部分古典诗歌的选本,不是过于庞杂宏大,就是流于片面零散,也不适合做面向中小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在现代诗歌方面,要寻找适合中小学生的“整本书”也并非易事,这与现代诗的作者、时代、主题、题材、结构形式等各种复杂因素有关,而现代诗“整本书”的缺失,自然也就影响了教育实践层面现代诗“整本书阅读”的推动和研究。除此之外,关于诗歌(尤其是现代诗)的整本书阅读成果不够丰硕,据笔者调查研究,发现还有一个主要原因——诗歌的整本书阅读对教师的审美能力、文学鉴赏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诗歌本身的特性,尤其是经典诗歌蕴含着丰富的经典元素,对这些作品的品读构成了多维立体的空间层面,也对读者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而对承担着引导学生进行诗歌的整本书阅读任务的语文教师来说,除了要具备较高的文学鉴赏水平,还要将文本解读的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并匹配恰当的阅读指导策略,以达成整本书阅读的目标。因此,对于诗歌的整本书阅读,我们迫切需要在实践层面多一些研究和探索,陆智强老师围绕现代诗集《繁星·春水》整本书阅读方案设计,就具有一定的研究和讨论价值。《繁星·春水》是冰心先生的诗歌代表作,也是新文学运动中极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诗集收录的三百多首小诗,创作于1919年至1922年,歌颂了母爱、童真和大自然,诗风清丽,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富有哲思,是冰心先生“爱的哲学”创作思想的生动体现。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繁星·春水》的整本书阅读,陆智强老师提供了一个完整的阅读指导课程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启迪。一、从故事到作品,让心底的诗情荡漾根据小学中年级学生已有的阅读背景,学生对图画书、童话、神话、科普类作品的阅读具有相对丰富的经验,对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古典诗词也有一定的积累,但对现代诗的阅读经验相对不足。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对阅读现代诗的兴趣,是诗歌整本书阅读的难点之一,尤其是冰心先生的这些小诗,创作年代离学生较为久远,表达方式也与以往学生读过的童诗、童谣有所不同。陆老师的启读课将重点聚焦到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营造阅读现代诗的兴趣两个方面,揭开了阅读现代诗整本书的序幕。在具体教学策略上又有所侧重:通过回顾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现代诗,帮助学生梳理、重温了现代诗的特点,在知识层面为《繁星·春水》的整本书阅读奠定了基础;通过姐弟在冬夜围炉共读泰戈尔诗集的故事,在温馨的场景再现中引出了《繁星·春水》创作的背景,也给这本书打上了温暖和爱的底色,为学生后续理解冰心先生“爱的哲学”埋下了情感基础;而有了这样的故事作为铺垫,再引导学生将《繁星·春水》中的作品与泰戈尔《飞鸟集》中的作品进行比较阅读,从创作主题和结构形式上反映了经典作品之间以及作家之间的联系和传承。这些都是学生在具体的资料和作品阅读中发现的,这就让阅读变成了发现创作奥秘、丰富创作故事的有趣之旅。至此,学生的心底轻轻荡起了诗情的涟漪,恰如一枚小小的石子,又如一片彩色的落叶,打破了那一泓春水的宁静,繁星点点,波光漾漾,所谓阅读兴趣、阅读期待,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盈满了学生的心田。二、从小意象到大主题,让爱的哲思飞扬冰心先生的《繁星·春水》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主题内容、结构形式、意象表达都独树一帜,令人如沐春风,这些都蕴含着丰富的经典元素。同时,诗集中表达的“爱的哲学”,涵盖了三大主题——母爱、童真和大自然,而这三大主题又是文学创作的三大母题。陆老师抓住这三大主题引导学生进入深度赏读阶段。但对三大主题的赏读,对经典元素的品鉴,不能毫无头绪、泛泛而论,必须寻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口。陆老师提出了“小花”这一意象,从这朵“小花”去探寻“爱的哲学”,帮助学生领悟冰心先生赋予“小花”的深邃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