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不属于庄子美学思想的一项是庄子真的美学观“真”是和庄子人生自由的理想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真”就没有人生自由,也没有美的产生和存在.庄子“真”的美学观,是他的人生哲学思想的延续,是对礼乐文化的`异化以及人的异化的批判,其实质是追求人生与“道”和谐的大美境界,对后代有着多方面的思想启迪意义,具有深远的影响.庄子美学浅论庄子美学博大精深,主张自然朴素,反对雕削取巧.崇尚回到“自然”的.“混沌”时代,强调表现宇宙万物的本源及其变化规律的“道”.这个“道”往往用许多具体生动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阐明他的哲学思想,表明他关于美的见解.论庄子死亡观的美学价值庄子的死亡观集中体现在生命相对论,自然本体论和精神超越论三个层面.其美学思想是在人向自然生成的动态过程中,以“道”和“德”两个美学范畴为基础,借助精神外在和内在无限超越的双向统一,建构超越时空有限性的'美学死亡观,使死亡的忧惧感化为精神的至乐感,回归“道”体的本原状态.不属于庄子美学思想的一项是2庄子的艺术境界论庄子不仅有其丰富的创作实践,而且有其独到的见解。尽管庄子著作中直接谈论文学的地方很少,但其深刻而精辟的思想却直接启迪了后世的艺术创作和艺术评论。朱自清先生指出:庄子“提出的神的意念,影响后来的文学和艺术,创造和批评都极其重大。比起,对于我们的文学和艺术的影响的确广大些。那‘神’的意念和通过了《庄子》影响的那‘妙’的意念,比起‘温柔敦厚’那教条来,应用的地方也许还要多些罢?”庄子的文艺思想极其丰富,现就其在艺术境界方面的论述作一初步探讨。何谓“境界。”许慎《说文解字》:“竟,乐曲尽为竟”;“界,竟也。”段玉裁注曰:“竟,俗本作境,今正。乐曲尽为竟,引申为凡边竟之称。”“界之言介也,介者,画也,画者界也,象四田界。”可见“境界”一语,本义是指有一定边界的空间,即今所谓“疆界”,如《孟子-梁惠王下》说:“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几乎同时,“境”又用于指某种精神心态,《庄子·逍遥游》中说:“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多以“境界”论艺术,一方面用来揭示作者、作品的艺术特质及其所达到的艺术成就,另一方面用来读者如何欣赏作品。庄子虽未明确使用“境界”概念,但其文论中已经确立了有关艺术境界的理论基础。“道不可言”——具有天然的局限性“言”与“道”(或曰“意”)的关系,即语言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是上的一种认识论,反映的是人的思维内容能否用语言充分、完全表达的问题。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对此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儒家主张言能尽意,道家则认为言不能尽意。这两种最大的哲学流派的观点给后世带来了极大影响,文艺理论也不能例外。长久以来,这也一直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的热门话题。庄子继承了“不可致诘”的观点,阐发为“道不可言”,从而提出了一个关于语言表现力的著名表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他认为,作为天地万物本原的“道”是超言超象、不可思议、不可表达的。这不仅是由于语言的局限性使然,而且是由于“道”本身所具有的不可言说性所致。因为道“视之无形,听之无声,于人论者,谓之冥冥,所以论道,而非道也。”所以“使道而可献,则人莫不献之于其君;使道而可进,则人莫不进之于其亲;使道而可以告人,则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与人,则人莫不与其子孙”。在《庄子·天道》篇中,他讲了一个“轮扁斫轮”的故事: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这一寓言告诉我们,轮扁长期斫轮的心得体会一一不徐不疾,这是无法用语言说清楚的。古之圣人的心得体会也一样,书本上所载的圣人之言,只是一种“糟粕”,而不能表达圣人心得之精微,这就是所谓之“言不尽意”。针对庄子这种道不可言传、言不能尽意的观点,有人指出:“如果文学批评者在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认识下进行作品的分析,就会流入恍惚迷离,或者感到无从着手。”其实,就像对待任何理论我们都要辩证分析一样,对庄子的这种观点我们也要结合他的其它论述加以分析。《庄子·秋水》篇中写道:……河伯曰:“世之议者皆曰:‘至精无形,至大不可围。’是信情乎?”北海若曰:“夫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夫精,小之微也;埒,大之殷也:故异便。此势之有也。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围者,数之所不能穷也。可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