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一只****呀淑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docx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篇1《夜莺的歌声》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一个勇敢机智的小英雄形象活脱脱地出现在读者面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小男孩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2、巩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训练要点。3、了解课题与中心、内容的关系。【教学过程】一、简介时代背景,导入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开始了卫国战争。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文记述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二、揭题、审题1、板书课题,齐读。2、请问:课文中真的是指夜莺鸟的叫声吗?“夜莺”指的是谁?(小男孩)“夜莺的歌声”什么意思?(小男孩模仿夜莺的叫声,给游击队传送情报。)三、整体感知1、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写到夜莺歌声的句子。2、出示句子:读句子,思考夜莺的歌声有什么作用?四、理解课文1、初读:⑴读“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歌声有什么作用?⑵从哪儿可看出小男孩是有意让敌人发现的呢?读第2、3自然段。⑶指名分角色读军官和孩子的对话,思考: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儿体会到的?理解“刚刚一开火,……就都跑了。”“野兽”实际指什么?⑷再分角色齐读对话。2、过渡:由于孩子巧妙的回答了德国兵的盘问,德国兵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他的话,并且让他带路。路上,小男孩又唱起了夜莺的歌。⑴指名读句子“他有时候学……”,此时,他学夜莺唱是为了什么?(为了麻痹敌人,以便他后来用鸟叫向游击队传送情报时不引起敌人的怀疑。)⑵他还用了哪些办法麻痹敌人?小组读第二部分。(一甩一甩……答非所问……故意装做不懂事、天真贪玩,其目的是为了迷惑敌人,取得敌人的信任。)⑶齐读第二部分。3、夜莺是怎样向游击队传递情报的呢?⑴小声自由地读课文第三部分,边读边思考,用自己的话来回答。⑵读“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歌声的作用是什么?(传递情报)⑶从“如果我们……不要忘了……”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说明小夜莺的重要作用,他不止一次用这种方式同游击队联系,还说明游击队对他安全的关心。)⑷分角色齐读课文,体会歌声的作用。⑸孩子的举动,以及巧妙地对付德国军官的问话,都体现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孩子面对凶恶的敌人,难道他不害怕吗?为什么小男孩能如此沉着、机智、勇敢呢?用上以下词语,说一段话来回答这个问题。憎恨、临危不惧、热爱、应变自如、祖国、敌人、毫无惧色、坦然自若,4、再读:⑴指名读最后两部分。⑵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孩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地方,他在望什么?(执行新的任务)⑶齐读“从孩子的嘴里……”,这歌声有什么作用?与哪里相照应?读。五、巩固,总结1、找出文中其他相照应的地方。2、文章为什么以“夜莺的歌声”为题?《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篇2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重点:识字、学词、读文理文教学难点:读文理文教学创新点:边学边练,实时反馈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教学过程:1.教师导入,学生齐读课题。2.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全文一共多少个自然段(共37个)朗读1—24,要求学生仔细倾听,注意生字的读音,教师用“颜色跟树叶差chà不多不知在削xiāo什么转zhuǎn眼间谁教jiāo你这样吹哨子的夜莺倒dào是只有我一个村子就着zháo火了俩liǎ人并排着走胳膊bo”反馈倾听的情况。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5—37,要求读正确、读流畅。3.请1—2位中上生学生根据拼音读生字。削xiāo喂wèi哨shào挺tǐng斯sī甩shuǎi踢tī枪qiāng防fáng鬼guǐ汉hàn滚gǔn毁huǐ惯guàn屑xiè拧nǐng蘑mó呻shēn吟yín宛wǎn4.运用反复手法,训练进步生根据拼音识字。5.组织学生标画重要词语。垂头丧气沉寂木屑盘问不慌不忙杂草丛生蘑菇埋伏聚精会神模模糊糊以防万一凝神鬼子汉子兴致勃勃口哨呻吟断断续续烧毁6.教师过渡,引导学生发现课文在排版上的特点:24、34、35后边的空行,将课文分为四个部分,列出二、三、四部分的小标题,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敲定第一部分的小标题。1—24带路(盘问)25—34埋伏35枪声36—37歌声7.学生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