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3课《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13课《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懂得“夜莺的歌声”的真正含义,体会文章所表现出的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以及与敌人斗争到底的爱国精神。4.巩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训练要点。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了解课文1-3自然段和最后2个自然段的相互照应。难点:懂得“夜莺的歌声”真正含义,领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准备:1.收看有关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2.搜集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有关材料。3.了解目前世界上有哪些地方还弥漫着战争硝烟,那里的人们生活情况是怎样的。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倾听录音,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夜莺吗?你们听过它们的歌声吗?(板书:夜莺。)2.播放夜莺歌唱的录音。3.过渡语:夜莺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每当月上高楼,它就会放开歌喉纵情歌唱。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一起走进1941年的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4.板书课题──夜莺的歌声。(补充)【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一堂课成功的开始。语文课上听鸟鸣声,既是调动气氛,又切合文章主题。(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检测预学情况,这个故事发生在苏联的卫国战争时期,关于卫国战争你了解多少?2.自由读课文,出示朗读提示。(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想想课文围绕“夜莺的歌声”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3)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与以往课文不同的地方吗?全完共有几部分?四个部分分别讲什么?能不能分别用几个词语概括下作为小标题?3.交流归纳。(1)战争期间,“小夜莺”巧妙地和敌人周旋,利用夜莺的歌声传送情报,帮助游击队消灭敌人。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2)这篇课文每个部分以空行隔开。全文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唱歌巧周旋。第二部分:歌声传情报。第三部分:森林灭敌人。第四部分:唱歌站岗哨。【设计意图】本篇课文篇幅较长,适宜学生交流研读,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更快地抓住主要内容,理清脉络。(三)合作探究、交流感悟1.这个故事很精彩,请大家分小组学习,组内同学一起合作分角色读课文,把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画下来。2.各组就课文的四部分,分别进行自学,画精彩句子。3.交流精彩句子,读句子,各小组简单说说自己的理解。重点句子:(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2)有时候学夜莺,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3)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这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设计意图】阅读是个性化的主体行为,教师无法替代。此处设计在于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文章语言,对句子的`体会、理解是浅表的。教师应随机予以点拨指导,重在保护阅读积极性,为下节课的深入交流做铺垫。(四)作业设计,强化积累1.摘录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推荐阅读:《红红的雨花石》。【设计意图】加强课内外联系,沟通课内外阅读,适度拓展和延伸。第二课时(一)破题提问,复习导入1.听写生词,检测改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2.板书课题:夜莺的歌声。“夜莺的歌声”在本课中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小孩利用夜莺的歌声来传递情报。)3.质疑过渡。小“夜莺”是怎样与敌人巧妙周旋、为游击队传递情报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深入读课文。(二)探究寻根,深挖歌声1.课文中几次写到了夜莺的歌声?找出文中相关句子,多读几遍,看看你明白了什么?2.分别出示三处写夜莺歌声的段落,随机指导感悟。出示第2自然段:“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1)这段话描述了什么情景?(2)联系第1、3自然段,想想:你读明白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士兵们和军官注意听着”“他光着头,穿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等词句,体会小孩唱得起劲是为了引起敌人的注意,才好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