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认识区域 2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课时评价(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上传人:书錦****by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认识区域 2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课时评价(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认识区域2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课时评价(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4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汉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秦汉时期属于长江中下游区域发展的()A.初级阶段B.成长阶段C.转型阶段D.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解析】选A。根据中国农业的发展历程来看,秦汉时期农业生产水平还比较低,长江中下游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可见此阶段长江中下游区域发展处于初级阶段。(2020·莆田高二检测)读“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2、3题。2.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b、c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A.a、b、cB.c、a、bC.c、b、aD.b、a、c3.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B.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C.c时期城市的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D.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解析】2选A,3选D。第2题,由图可知,a时期第一产业比重为55%,第二产业比重为20%,第三产业比重为25%,此时以第一产业为主,城市化水平较低,工业刚刚起步,以小型的轻工业为主;b时期第一产业比重为20%,第二产业比重为55%,第三产业比重为25%,由于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工业带来的问题较大,环境质量较低,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提高,将要迫使一部分企业外迁;c时期第一产业比重为15%,第二产业比重为30%,第三产业比重为55%,此时以第三产业为主,但不一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根据各点的产业数值可以看出一般规律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特别是较高的阶段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提高。第3题,结合上题分析,a时期第一产业比重最高,判断为区域发展的早期,城市化水平低;b时期工业化比重最高,判断为工业化阶段,环境污染严重;c阶段以第三产业为区域发展的主体。因此b-c时期,随着产业升级和转移,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4.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是()①地区生产总值②国内生产总值③人均国民收入④教育程度⑤三次产业构成⑥预期寿命A.①②③B.①③⑤C.③④⑤D.②④⑥【解析】选B。衡量一个地区区域发展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构成;地区生产总值、教育程度、预期寿命是人文发展指数的指标;与国内生产总值没有关系。某城市发展研究课题组从“四大维度”出发来设计城市与地区和谐发展指数,即“经济增长指数”“人文发展指数”“社会进步指数”和“生态文明指数”。读某城市“体检”图,回答5、6题。5.图中城市“越来越胖”体现了城市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A.城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人文、社会、生态建设B.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C.城市环境质量不断下降D.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6.图中所示表明,和谐城市主要看()A.经济、社会、人文、生态的综合、平衡发展B.城市人文、社会的发展情况C.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D.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解析】5选A,6选A。第5题,图中城市“越来越胖”体现了城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人文、社会、生态建设。第6题,图中所示表明,和谐城市主要看经济、社会、人文、生态四个维度平衡发展。【补偿训练】下图是2012~2030年芜湖市城市规划示意图,根据规划,芜湖市主要划分为丘陵森林生态区、平原水网生态区和沿江城镇建设区。据此完成(1)、(2)题。(1)图中代表丘陵森林生态区、平原水网生态区和沿江城镇建设区的分别是()A.甲、乙、丙B.乙、甲、丙C.丙、甲、乙D.甲、丙、乙(2)三个区域中()A.甲区域工业最集中B.乙区域地势起伏最小C.丙区域人口密度最大D.甲区域经济最发达【解析】(1)选B,(2)选C。第(1)题,图中丘陵地带适合布局丘陵森林生态区,长江沿线适合布局沿江城镇建设区,甲区域应该是沿江平原地区,适合布局平原水网生态区,图中代表丘陵森林生态区、平原水网生态区和沿江城镇建设区的分别是乙、甲、丙。第(2)题,甲区域是平原水网生态区,工业较少;乙区域是丘陵森林生态区,地势起伏最大;丙区域是沿江城镇建设区,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读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自然资源支撑模式图,完成7、8题。7.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从石油农业到生态农业再到高科技集约农业转变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环境、科技B.科技、市场C.市场、环境D.成本、人才8.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中()A.农业产值在减少,工业产值在增加B.农业部门在减少,工业部门在增加C.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D.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解析】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章 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 第2节 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章 认识区域 第1节 区域及其类型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章 认识区域 第3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章 认识区域 第2节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3章 区域合作 第2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认识区域 1 区域及其类型课时评价(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认识区域 2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课时评价(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认识区域 3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时评价(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认识区域 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10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认识区域 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练习(含解析)湘教版选修2
星级:
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