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治疗房性早搏的临床观察 ,.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稳心颗粒治疗房性早搏的临床观察 ,.doc

稳心颗粒治疗房性早搏的临床观察,.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HYPERLINK"http://www.natcopharm.com/"印度至诚大药房HYPERLINK"http://www.natcopharm.com/"http://www.natcopharm.com/c6j编辑稳心颗粒治疗房性早搏的临床观察,房性早搏可见于功能性和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见的器质性心脏病为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炎、冠心病等,功能性的房性早搏多见于更年期、青年人由于劳累、压力大、情绪紧张。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心律失常发病率有所上升,有向年青化发展的趋势。本文采用随机对照方法,采用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治疗房性早搏,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120例房性早搏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头昏、心慌乏力、胸闷。均为2006年11月~2008年5月本院内科住院和门诊患者。入选条件:(1)心脏病合并房性早搏(≥30次/h);(2)功能性早搏患者经心理安慰和去除诱因劳累、情绪激动、紧张、喝酒)早搏无减少、症状无减轻。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男40例,女25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50岁。冠心病32例,高血压心脏病15例,心肌炎6例,非器质性心脏病12例。对照组55例,男35例,女20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55岁。冠心病30例,高血压心脏病13例,心肌炎4例,非器质性心脏病8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方法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在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稳心颗粒9g/次,3次/d;对照组:口服倍他乐克(6.25mg~12.5mg)/次,2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电图和临床症状的改变。3.疗效标准参照卫生部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药理基地制定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评定指导基础》判断。显效:房性早搏消失或减少90%以上;有效:房性早搏减少50%以上;见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若治疗后房性早搏比治疗前增多则属恶化。4.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χ2检验。结果2组患者临床症状(心悸、气短乏力、胸闷)改善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症状改善率为96.9%,对照组的的症状改善率为79.6%。治疗组对房性早搏患者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2组治疗后心电图改变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稳心颗粒组与倍他乐克组治疗后心电图疗效相似,2药同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见表2。讨论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但并不是所有的心律失常都需要药物治疗,如偶发或频发房早,无伴随症状,在临床上不需特殊治疗。本组收集的病例均为频发性早搏,伴不同程度的头昏、心悸乏力、胸闷,影响生活质最和心功能,需要干预治疗。而临床常用抗心律失常药存在一些不足,致心律失常,对心脏传导系统有抑制作用,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几乎均可导致心率减慢,结果反而使早搏增多或引起不良后果。尤其是遇到心律缓慢并发早搏又不愿装起搏器治疗者,在治疗中更棘手。稳心颗粒开辟了中医络病理论治疗心律失常的新途径,该药是中药复方制剂,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等组成,具有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瘀之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稳心颗粒对K+、Na+、Ca2+离子通道有调节作用,延长内外膜心肌细胞的当前动作电位时程,同时对心肌细胞的钠通道和钙通道具有浓度依赖性阻滞作用;对延迟整流钾通道和瞬时外向钾通道均有浓度依赖性阻滞作用。使用稳心颗粒治疗房早的总有效率为75.3%,倍他乐克治疗房早的总有效率为80.0%,差别无显著性。稳心颗粒和倍他乐克治疗房性早搏的疗效相当;稳心颗粒在改善房性早搏的头昏、心悸乏力方面有较好的作用,改善率达96.9%,明显优于倍他乐克组。说明了中药制剂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在缓解症状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标本兼治的整体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