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上传人:一条****彩妍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时素养评价十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下图所示的中国政治体系和国家机构由下列哪部文献正式确立()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解析】选C。据材料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选C。依据材料可知,这是新中国的政治体系和国家机构,与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无关,A错误;1949年9月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尚未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错误;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之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确立,D错误。【深化点拨】1954年宪法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了中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新中国成立五年来的新胜利,反映了中国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愿望。它首先把实现国家在过渡时期总任务的具体步骤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2.“真正政治意义在于改革,即去除革命激进主义(“文化大革命”),确立宪法权威……重新构建社会与政治、经济秩序,并且首次宣示宪法作为根本大法,任何个人、组织均不得凌驾于宪法之上。”高全喜教授评论的这部法律文献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解析】选D。据“确立宪法权威”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宪法,排除A、C;从材料“即去除革命激进主义(′文化大革命′),确立宪法权威”可知该宪法是1976年后的宪法,所以排除B,故选D。【补偿训练】“文化大革命”期间,还是国家主席的刘少奇竟遭到抄家和人身迫害,这一事件突出地表明了()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党的民主集中制遭到严重破坏C.国家的法律遭到严重践踏D.国内阶级斗争的形势异常严峻【解析】选C。材料没有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党的民主集中制,排除A、B;作为国家主席其人身自由和安全都没有保障,说明国家的法律遭到严重践踏,故选C;“文化大革命”期间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不是阶级矛盾,D错误。3.下表中三部法律文献的制定()文献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表明我国法律体系完备B.确立“依法治国”理念C.宣告人大立法工作完成D.推动了民主法制建设【解析】选D。从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到1982年宪法的修订,中国在一步一步地推动民主法制的完善。故选D。我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完善法律体系的,A排除;“依法治国”理念是在1999年写入宪法,B排除;人大通过宪法并不意味着立法工作完成,法律需要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C排除。4.习近平在纪念现行宪法实施30周年大会时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此观点实际强调了()A.加紧社会主义立法工作B.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C.加强对政府的法律监督D.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解析】选D。从材料“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中可知,法律重在实施,强调“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故选D。A、B、C与题干材料无关。【补偿训练】某同学査阅了以下材料: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据此推测,他研究的最有可能是()A.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成就B.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与法制建设C.新中国成立以来宪法的发展历程D.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历程【解析】选C。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1954年宪法颁布之前,发挥代行宪法的作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1954年宪法基础上修订的,说明他研究的主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宪法的发展历程,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民主信息,A、B错误;民主革命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D错误。5.下列模范人物中,曾担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为治理灾害,改变贫穷面貌,与当地干部群众同甘共苦,带病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息,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是()A.焦裕禄B.王进喜C.邓稼先D.雷锋【解析】选A。焦裕禄被称为“党的好干部”,故选A。B是石油工人;C是两弹元勋;D是解放军好战士。6.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调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星级:
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单元检测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星级:
10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星级:
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星级:
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8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9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星级:
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