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谪文化的当代阐释.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贬谪文化的当代阐释.doc

贬谪文化的当代阐释.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6l卷第5期2008年9月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WuhanUniversityJournal(HumanitySciences)VoI.61.N0.5Sept.2008.635636贬谪文化的当代阐释——评《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陈水云在唐代文史学界,尚永亮教授是以研究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而知名的,15年前他就已出版了《元和五大诗人与贬谪文学考论》一书(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10年后他又进一步细化和深化原有研究并推出《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一书(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经过10多年的思考和积累,最近义隆重推出由他主撰的50余万占的煌煌巨著——《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下文简称尚著),这是作者对自己多年研究所作的进一步理论提升,也是对唐五代贬谪文化史和贬谪文学史的重新书写,更是对古代贬谪文化体系进行的一次再建构和新阐释。一般来说,学术研究实际上就是对历史现象和现实问题的理论阐释,因为阐释主体的视角不同。使得学术研究的阐释方式也有微观与宏观、客观与主观、理论建构与历史还原的差异。对于国学研究亦即传统文史研究『『ii言,其主要表现是理论建构与历史还原的不同,一般认为还原是比较尊重历史事实的做法,但绝对的还原历史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任何研究主体都不会脱离自己的生活语境,对前代的文化进行绝对客观的还原,也就是说他不可避免地要用自己时代的眼光去审视历史,他的所谓“还原”其实质还是一种当代意义的阐释。当前,学术界比较认同的做法是:通过历史的还原来建构理论,而不是以先念的理论构架去肢解历史。尚著正为这一做法提供了极佳的研究范本,它通过唐五代逐厦与贬谪文学的研究建构起古代贬谪文化的理论体系。何谓贬谪文化?在一般学者印象中应该是指封建时代各朝各代大量存在的贬官逐臣所引发的一系列文化现象,但这一系列文化现象的所指是什么?也就足说贬谪文化从理论角度而青,应该有哪几个层面的内涵?尚著首先从“贬谪”的义界说起,然后从制度、逐臣、贬谪文学三个层面分析了唐五代的贬谪文化,清晰地还原r唐五代贬谪的历史文化内涵。从制度看,尽管唐五代贬谪典章制度尚欠完整详备,然而,无论是就贬谪对象言,还是就贬谪的实施方式言,它在唐代的政治生活巾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从逐臣看,作者通过大量历史材料的梳理,将其分归为左降官、量移官、流人等几种类型,并对节度、刺史、东都分司官是否应该纳入贬谪的范围作了令人信服的辨析;在此基础卜,作者进『Iii对逐臣的贬所环境和被逐前后心态的变化进行了鞭辟人里的分析,在第一编第二章通过数据统计的方式得出这样的结论:南方是文人贬官的首选之地,而岭南道、江南西道、江南东道则是贬官最集中的地区。在唐五代时期,这些地方大多是文化蛮荒之地,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从而必然会给逐臣们带来肉体上的伤害和精神上的磨难,这一点在第四编第二章分析元和逐臣的生命沉沦时交待得非常清楚。那么唐五代逐臣在被贬前后有什么样的心态变化?从第二编到第五编,分别对初唐神龙逐臣、盛唐荆湘逐臣、中唐元和逐臣以及晚唐乱离逐臣的心态变化作了交待,但以第四编对元和逐臣贬后心态之变化过程的分析最为精彩,作者指出:在被贬前,他们积极参政、锐意革新,直占强谏,大呼猛进,但接踵丽来的贬谪把他们抛上了万死投荒的路途,其生命形态由外扩转向内敛,由昂扬向上转向沉沦低落——先是被驱上路,接着是到达贬所后所面临的各种肉体与精神的折磨,最后是长期小能量移Ifii困处贬所而生成的被弃感、被拘囚感和生命的被荒废感,这一心理分析,不但深刻透辟,而且令人心悸!作者认为:贬谪不仪改变了唐瓦代文人的生活,也使他们的文学创作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比如神龙逐臣诗歌题材的扩展与情感的深化,荆湘逐臣贬谪后诗歌艺术的创新以及诗歌理论的开拓与成熟。丽就唐五代贬谪文学的内在特点而言,则无论是初盛唐的贬谪文学,还是具有典型性的元和贬谪文学,其在主题的表达、意象的选择、艺术表现形式的运用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主题上多表现流离贬所的去国之思和浓郁强烈的怀归之情;意象的选择则多南方风物,或托物抒怀,或写景排忧;艺术风格上则普遍地表现出浓郁的悲伤色彩。综观尚著,作者以中唐元和贬谪文学研究为中心,除了展开横向的理论建构,还进行纵向的历史拓展,卜.起初唐神龙逐臣,下至晚唐乱离逐臣,并对极具特点的逐臣别诗予以集中论述,从而形成一部完髓『fli别具特色的唐五代贬谪文学史。收稿日期:2008-03-20作者简介:陈水云,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湖北武汉430072。万方数据万方数据·636·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61卷作者认为,初唐贬谪文学的代表作家足李峤、崔融、杜审言、沈俭期、宋之问,虽然他们在人格上或有失节可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