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苏科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九年级物理]苏科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doc

[九年级物理]苏科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时间80分钟,满分80分,其中含1分卷面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如图1,是利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情况.下述对动滑轮的分析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动滑轮实质上是可以连续转动的变形杠杆B.动滑轮的支点在其圆心O处C.由于动滑轮随重物一起运动,其支点的位置也不断变化D.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2.下述情况中,没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A.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B.氢气球匀速直线上升C.推出去的物体沿光滑水平面作匀速直线运动D.火箭点火后加速上升3.使用任何简单机械时()A.省力时一定省距离B.省力时一定能省功C.省力时不一定能省功D.费力时一定不能省功4.在研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同一小球两次分别从同一轨道的A、B两处自由滚下,如图2所示,hA>hB,下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研究的是动能与高度的关系B.我们是根据从A处滚下的小球速度大来判断它所具有的动能大的C.本实验中是通过观察纸盒被推动距离的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大小的D.上述说法均不对5.关于内能,热量,温度说法正确的是()A.两温度不同的物体接触时,一定会发生内能的转移,热量的传递B.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一定高C.热量从内能多的物体传给内能少的物体D.物体放热,内能减少,温度一定降低6.如图3所表示的汽油机的工作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7.如图4,闭合开关S后,L1不发光,L2发光,对这种现象的分析,下述不正确的是()A.L1断路B.L1短路C.L1、L2两规则不同,电路中电流不足以使L1发光D.若L1未短路,则流过L1、L2的电流是相等的8.如图5所示的电路,若把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位置接反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将被烧坏B.灯泡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无示数C.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D.灯泡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示数ABOFG图1AB纸盒纸盒图2图39.如图6所示,电源电压为3V,闭合开关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接近3V,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电流表断路B.灯泡短路C.开关接触不良D.a-b-c段有断路10.取一个橙子,把铜片、铁片插入其中,就制成了一个水果电池,用电压表可测出其电压大概为0.8V,并可能判断出其中哪片是正极,哪片是负极,下述是陈菲同学做实验后对水果电池的理解,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铜片为正极,铁片为负极B.水果电池的正负极与选用的不同导体材料有关C.为了使灯泡发光,可将几节水果电池共同串联使用D.水果电池的极性还与水果的类型有关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如图7所示,不计滑轮、绳重及装置自身摩擦,物体A重30N,在F=8N力作用下,沿水平面作匀速直线运动,则A物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N,B、C两点拉力大小分别__________N和___________N.12.用如图8所示滑轮组,匀速提起重300N的箱子,绳自由端5s内移动2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则箱子上升高度为__________m,拉力F大小为________N,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_W.13.如图9所示,将一张卡片对折,在开口处一边剪两刀,然后将橡皮筋套在开口边,使这张卡片跳起来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卡片能跳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如图10所示的两个现象都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是改变物体内能一种方式,用能量观点来分析上述现象,用这种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时,能量是在_________能和_______能之间相互转化.15.我国研究的一种脉冲激光系统,在一定脉冲时间内所能辐射的能量可以使10—3kg处于室温的铁块温度升高1000℃,则铁块吸收了________J的热,该过程中铁块内能改变了_______J其内能的改变是通过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