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教材,感悟新课标 - 牛津英语教研网.pdf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走进新教材,感悟新课标 - 牛津英语教研网.pdf

走进新教材,感悟新课标-牛津英语教研网.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走进新教材,感悟新课标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余萍从05年9月开始,根据国家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省绝大部分地区的普通高中都使用了新编的教材《牛津高中英语》。这套新教材实际上引领我们实实在在地走进了新课标,一年半以来,点点滴滴,波波折折,还有由此而生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都不是只言片语可以表达的。我不能说我们有很多经验,但我可以说一说我们的做法、体会、感悟,也同时把我们的困惑展现给大家,希望得到众位同仁的指教和帮助。下面我从两大方面和大家一起聊一聊。一、初探新教材--谈我们的做法(一)潜心学习《新课标》,努力钻研新教材《牛津高中英语》在内容的选择上体现了思想性、时代性、真实性和多样性,各个单元的题材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内容的整合上强调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的结合,既通俗、实用又具有科学与人文价值。这样的教材不仅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是对老师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的很好的考验。所以我们学校要求所有老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潜心学习《新课程标准》,并在开学前就要求每位老师熟悉新教材,钻研新教材。这一年多期间,我校一部分老师参加了南京、徐州、无锡等省级新课程培训。05年和06年夏天,南通市教研室两次组织了新课标新教材的暑期教师培训,继而是县教研室组织的新课程培训,我们学校所有老师都有幸参加了,学习理论熟悉新教材并到课堂实地听课,对新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有了比较实际而直观的了解。在开学初对高一新生以及初中英语教材做了充分的调查和了解,基本把握了学生的水平和特点,从而制定了相应的可行性教学计划(如:音标的问题,高初中词汇的衔接等)。备课组还商定,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以适应新课程的教学。(二)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共同进步在可行性的教学计划出炉之后,备课组的集体备课便变得十分必要和重要。因为只有发挥集体的智慧,弘扬所有教师的团结和协作精神,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既发挥集体智慧,又张扬个性化特点。我们把每一次备课组活动都当成是互相学习、交流沟通的好机会。加上06年初南通市教研室组织的名师编写组倾尽全力认真编写了《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它对于如何做好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做了详细的说明和点拨,每个单元的每个板块都分为课标要求、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思路、活动设计和同行评点等几部分。这对我们的新教材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让每个老师少走弯路。面对新教材,我们学校具体的备课做法是:1.确定备课小组,分头完成初案。为了能够有效地完成全新的教材的备课任务,体现独立与协作相结合的方式,我们把备课组9位老师分为三个小组,确定小组长。对于每个单元里的六个板块,一个小组承担两个板块的备课任务,小组内讨论交流,分工合作,在授课前一周完成。同时要求所有老师都要提前熟悉整个单元。2.备课组交流。为了使每次备课组活动都能高质量的完成,每次集体备课时都会确定讨论的主题。主讲教师展示小组商定的教学方案,并能提出重点难点的突破方法。然后其他组员进行质疑、剔除、补充、完善,做到集思广益。通过集体备课,教师明确近期和远期任务,任务具体到人,具体到词汇默写、平时作业、课堂练习、语法专项、单元检测、月考试卷、期中试卷等,保证英语教学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在备课组交流时,老师们特别注重课堂教学设计,如:课堂教学活动是否能够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否有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使学生得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否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与人沟通的能力等等。老师们不放过每一次灵感的闪现,凡是想到的好点子都会与大家分享。3.二次备课,使教案个性化。经过备课组的集体讨论而确定的教案、课件、以及相应练习打印出来后回到每个老师手上,但这还不能直接拿到课堂上去。因为同一个年级不同班级之间学生的水平存在着差异。每个老师必须根据各自班级的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个性化的二次备课,进行调整、修改。多媒体的出现和使用,使传统的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我们老师的课堂教学不是机械、华而不实的课件展示,而是生动的、符合学生特点的有创造性,个性化的教学。4.加强反思与借鉴。我们课堂教学实施的成功是团结协作的教师群体和富有创造性的教师个体的共同努力。教师有必要对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及时进行全面系统的反思和重新认识。每堂课结束之后,老师们记录下所得所失,教学困惑,以及典型性教学案例,在备课组活动中进行讨论沟通商榷,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个人都能从中得到启发,获得灵感,同时每个人也能借鉴别人的教学心得和所感所悟,以帮助自己尽快地提高。记录教学工作中珍贵的点点滴滴,坚持写反思札记,在反思与总结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