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第二章会计前提、会计要素会计计量属性.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13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基础会计学第二章会计前提、会计要素会计计量属性.doc

基础会计学第二章会计前提、会计要素会计计量属性.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基础·第三章·会计要素1会计学基础·第三章·会计要素2第一节会计前提(假设)会计前提的涵义及内容涵义:会计人员开展会计工作的基本前提条件,是根据会计赖以活动的客观环境所作的基本假设。意义:(1)确立了企业会计记录与报告的前提条件(2)奠定了会计理论基础内容: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学基础·第三章·会计要素3——【例】货物+货物-货币-货币+会计学基础·第三章·会计要素4会计学基础·第三章·会计要素5(3)会计主体与企业法人会计主体是为正确处理所有者与企业间的关系,以及正确处理企业内部关系而设计的。企业法人是指政府部门登记注册、有独立法人财产、能够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实体,它强调企业与各方面的经济法律关系。两者关系:企业法人一定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未必是企业法人会计学基础·第三章·会计要素6会计学基础·第三章·会计要素7110会计学基础·第三章·会计要素8(1)假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现状正常、无期限地延续下去,亦即在正常情况下企业不会面临破产或清算。((2008.10.1)会计学基础·第三章·会计要素9会计学基础·第三章·会计要素10(如预收款)会计学基础·第三章·会计要素11(1)涵义:企业连续不断的经营过程可以被划分为相等的时间单位,以便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及时、连续的反映。这种为了会计核算的需要而人为划分的相等时间单位,就被称为会计期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我国的会计期间划分为年度、季度和月份。1.14.17.110.112.31会计学基础·第三章·会计要素12(2)会计分期的作用1)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分(“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和“当期”、“以前年度”等概念)。2)收入与费用的配比3)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区分4)可比性原则的实现5)出现了应付、应收、预收、预付等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学基础·第三章·会计要素13220会计学基础·第三章·会计要素14(1)涵义: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2)意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是:1)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是交易媒介;2)衡量商品价值的尺度;3)信用的衡量尺度和延期支付的标准;4)衡量财富的一种标志会计学基础·第三章·会计要素15(3)必要说明1)我国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2)假定币值是稳定的(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才可以比较)————会计学基础·第三章·会计要素16会计学基础·第三章·会计要素17会计学基础·第三章·会计要素18会计学基础·第三章·会计要素19会计学基础·第三章·会计要素20会计学基础·第三章·会计要素21一、可靠性(客观性或真实性)(1)涵义: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2)基本要求:如实反映——客观性准确全面——完整性有凭有据——可靠性会计学基础·第三章·会计要素22(1)涵义: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2)作用:实现会计目标,更好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会计学基础·第三章·会计要素23(3)基本要求:预测价值——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有助于使用者在决策时能预测未来;反馈价值——指会计信息能使使用者证实或修正以往在决策时所预期的结果;及时性——指信息提供时间上的有效性。会计学基础·第三章·会计要素24两者是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因为这两者有助于降低投资者决策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借以减少决策风险、促使社会资源合理流动,达到优化资源配臵的目的。会计学基础·第三章·会计要素25但是,在特定情况下,两者会有冲突,相关的信息有时会无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