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的效果怎么样.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恩替卡韦的效果怎么样.doc

恩替卡韦的效果怎么样.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恩替卡韦的效果怎么样HYPERLINK"http://www.ganyisheng.com/yiganyaopin/2012-11-22/5157.html"\t"_blank"恩替卡韦(Entecavir,博路定,ETV),是2005年3月获得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2006年11月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用于HYPERLINK"http://www.ganyisheng.com/html/201207/4284.html"\t"_blank"治疗慢性乙型HYPERLINK"http://www.ganyisheng.com"\t"_blank"肝炎的一种核苷类似物。恩替卡韦适用于病毒复制活跃、血清HYPERLINK"http://www.ganyisheng.com/201206/11/4138.html"\t"_blank"转氨酶AL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显示有活动性病变的慢性成人乙型肝炎的治疗。核苷类药物初治患者的推荐剂量为0.5mg,每日一次;既往接受HYPERLINK"http://www.ganyisheng.com/html/201210/4822.html"\t"_blank"拉米夫定治疗时曾发生病毒血症或出现拉米夫定耐药突变的患者,推荐剂量为1mg,每日一次,空腹服用(餐前和餐后至少2小时)。肾功能不全患者及老年人应根据肌酐清楚率调整用药剂量。恩替卡韦是环戊基鸟嘌呤核苷类似物,能够强效、选择性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YPERLINK"http://www.ganyisheng.com/yiganjiancha/DNA/"\t"_blank"DNA的复制,通过抑制HBV聚和酶的全部3个作用步骤而发挥作用——启动、逆转录和DNA依赖的DNA合成。恩替卡韦对HBV乙型肝炎病毒DNA选择性强,是人DNA多聚酶的弱底物,对人线粒体(γ)DNA多聚酶无抑制作用。低浓度的恩替卡韦在细胞酶的作用下迅速、高效地转化为活性形式——恩替卡韦三磷酸盐,恩替卡韦三磷酸盐在细胞内半衰期为15小时,作用较持久。在传染了野生型HBV的人类HepG2细胞中,恩替卡韦抑制50%HYPERLINK"http://www.ganyisheng.com"\t"_blank"乙肝病毒DNA合成所需浓度(EC50)仅为4nM,比其他已上市的(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和替比夫定)和未上市的核苷/酸类似物(替诺福韦)强300倍以上。恩替卡韦是目前核苷类似物中抗病毒作用最强的化合物。恩替卡韦的全球研发策略包含了2000多名患者,全球Ⅲ期注册性临床研究[核苷初治HBeAg阳性患者022研究、核苷初治HBeAg阴性患者027研究和拉米夫定(LVD)失效HBeAg阳性患者026研究]支持其治疗成人慢性乙型肝炎的适应症。3个临床研究均采用了与阳性药物——拉米夫定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在治疗48周和96周时,无论LVD失效的患者还是核苷初治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达到乙型肝炎病毒DNA<300拷贝/ml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P值均<0.0001)。治疗48周和96周时的ALT复常比例也显著高于拉米夫定阳性对照组(核苷初治患者P<0.05,拉米夫定失效HBeAg(+)患者P<0.0001)。此外,拉米夫定失效HBeAg(+)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96周时HBeAg血清学转换患者比例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对恩替卡韦3年治疗队列进行研究发现,乙型肝炎病毒DNA<300cp/ml的患者比例逐年增加,144周时有90%的患者达到治疗目标。第三年时患者的ALT复常比例也从48周时的65%达到80%。48周、96周和144周累积确认的HBeAg血清学转换的患者比例同样逐年增加,分别为21%、31%和39%。经3年治疗累积评估,94%核苷初治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能够达到PCR检测不到病毒的效果,即乙型肝炎病毒DNA<300cp/ml,拉米夫定失效患者也有40%能够达到这一水平。由于恩替卡韦能迅速强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DNA至不可检测水平以及具有高耐药基因屏障,因此在初治患者中很少发生恩替卡韦耐药。达到因恩替卡韦耐药导致病毒学反弹的敏感度下降水平(>70倍)需要超过3个位点发生置换,即同时有M204V、L180M以及恩替卡韦耐药位点的T184、S202或M250中的一个。恩替卡韦治疗1、2、3、4年时分别有663、278、149、120侧患者接受了耐药监测。结果显示,总共有3例患者发生替恩卡韦耐药突变,只有2例发生病毒学突变。总之,核苷初治患者恩替卡韦因耐药引起病毒学突变的发生率非常低,4年小于1%。中国肝病防治中心温馨提示:全球临床研究表明,恩替卡韦组的总体安全性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