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5年11月安徽教育学院学报Nov.2005第23卷第6期JournalofAnhuiInstituteofEducationVol.23No.6[收稿日期]2005-06-10[作者简介]胡连峰(1980-),男,硕士,安徽教育学院教育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信息化教学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浅议信息化教学设计胡连峰1,陈小梅2(安徽教育学院教育系,安徽合肥23006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区外语系,安徽合肥230026)[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传统的教学设计终将被信息化教学设计所取代。首先简要阐述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然后比较了在建构主义指导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的区别,最后引入了《全球性挑战——21世纪的水资源短缺、战争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案例。[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建构主义;案例[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116(2005)06-0067-04作为教育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信息化教学设计,随着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与相关理论的日趋成熟,替代传统的教学设计已成必然。那么在当今信息化环境下,信息化教学设计有何特点?如何才能有效地开展?以及是否有成功的案例可供参考等等,本文将试着回答这些问题。1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特征分析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课程整合技术等先进技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旨的学与教设计。1.1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结构主义,近代代表人物有杜威、皮亚杰等,其理论目的在于探讨人类学习的实质。该理论的基本观点为:①学习是真实情境的体验。该理论认为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加有效。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且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②学习是一种合作协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主体之间、学习小?之间、学习者与社会之间要开展合作、会话与协商交流活动,以促进学习者形成稳健、完善的知识结构;③学习是一种意义建构的过程。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人们知识的获得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学习主体对自我知识结构进行同化和顺应的结果。该理论的四大要素为:情境、会话、协作、意义建构。图1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761.2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特征分析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以行为主义和客观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的传统教学设计有鲜明的区别。我们来看看传统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图。(如图1)传统的教学设计有较多优点,也存在不少不足。从根本上说,传统教学设计以教师为中心、以如何“教”为中心而开展设计的,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只围绕“教”而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按这样理论设计的课堂教学,学生教学活动参与度较低,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传统的教学设计与信息化教学设计两者的区别。(如表1)表1传统教学设计与信息化教学设计区别表传统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重点是认知知识的掌握学习目标知识(认知、动作、情感)的理解、应用,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内容严格按照课本,学科知识学习内容不拘泥于课本,人文、自然、社科等交叉学科知识,专题学习教学资源主要来源课本学习资源多媒体(图、文、声、像),特别是网络资源教学模式讲授为主,模拟、演示、辅导等学习模式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教学周期课时学习周期专题学习,时间灵活多样(星期、月、学期)师生角色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权威、专家;学生依赖心理严重;关系不平等师生角色教师主导,是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发起人、合作伙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关系平等、民主教学评价主要是定量分析,注重结果与分数学习评价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学生、小组进行全面评价设计成果以教案为主设计成果教案、学习环境设计、学生作品、网站资源建设2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介绍与分析2.1案例背景简介从1996年开始,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SanDiegoStateUniversity)就和圣地亚哥地区学校联合会(SDCS:SanDiegoUnifiedSchoolDis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