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谈在课堂上怎样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教师在自己的关于教材的思考上使用的精力越少,则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越高。如果教师把全副注意力都用在自己的关于教材的思考上,那么学生感知所教的东西就很费力,甚至听不懂教师的讲述。对于这一点,我深有感触。一次,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在讲到“我”亲眼看到邱少云被烈火烧身时的心情:“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我原想这种痛苦的心情学生并不难理解,于是备课时设计了通过文本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来让学生体会这种悲痛心情。正在我按着原先设计的教案展开教学时,这时,有一个学生忽然举手,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当时的心像刀绞一般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学生的问题使我当场愣了一下,原来我设计教案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内在体验。于是,我思考了半分钟,决定沿着学生的思路,调整了教学设计。我先想了一下,觉得要想让学生真正地探究学习,问题设计是关键。于是根据学生的问题我找出了一个“中心”——那么究竟是什么像刀一样在绞“我”的心呢?这个问题由于扣住了学生思维和情感的焦点,给出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所以不是学生简简单单地读读课文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仔细地研读课文,深入地思考,用心去体会。于是我向学生说:“请同学们细细地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用心研究这个问题。”话匣子一打开,学生发言非常踊跃。一个学生说:“我觉得一种痛苦像刀一样在绞‘我’的心。平时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次我不小心,手被火柴烧了一下,都钻心地痛,何况邱少云是烈火烧身呢!”看学生已经把文本体验与自身联系起来了,这是好的一根“导线”。于是我加以引导:“说得更明白一些,行吗?”这个学生想了想,补充到:“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也好像在‘我’身上燃烧一样,这真是万箭穿心般的痛苦呀!”为了鼓励学生,我对他进行了表扬:“说得真好!邱少云的痛苦让‘我’感同身受!还有别的体会吗?”又有一个接一个的学生站起来谈了自己的想法:“‘我’当时非常担心。因为在‘我’身后埋伏着整个潜伏部队,要是邱少云突然叫起来或者突然跳起来,整个部队就要遭受重大的损失。邱少云还这么年轻,他能忍受烈火的煎熬吗?这种深深的担忧与紧张像刀绞一样地绞着“我”的心。”“‘我’还感到非常无奈。一方面,‘我”’不忍心看着烈火把邱少云烧死;另一方面,‘我’又根本不能跑过去把他救出来。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像刀一样绞着‘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