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初三化学常考点.pdf
上传人:文阁****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7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通用版初三化学常考点.pdf

全国通用版初三化学常考点.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每日一练)全国通用版初三化学常考点单选题1、家庭生活和化学实验室都是化学实验的场所,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检验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探究分子运动现象C.降低自来水的硬度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答案:B1解析: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应该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来检验有没有二氧化碳生成,此实验方案无法达到目的;B、氨分子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若观察到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团变红了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此实验能达到目的;C、自来水经过简易净水器后只能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不能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此实验无法达到目的;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时应控制变量,即加入相同量的红墨水,还应取等质量的水,水温不同时,通过比较水完全变红的时间来比较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此实验无法达到目的。故选B。小提示:2、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Cl的溶解度一定大于KNO3B.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比KNO3大C.4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63.9gKNO3D.将60℃时210g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KNO3晶体78.4g答案:D2解析:A、从图示中可以看出,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不同,因此没有指明温度,不能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度的大小,故A选项错误;B、由两条曲线从左到右的上升趋势可知,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比KNO3的小,故B选项错误;C、40℃时,KNO3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g,即在4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63.9gKNO3,形成163.9g饱和溶液,即在该温度下,163.9gKNO3饱和溶解中含有63.9gKNO3,因此在4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KNO3的质量小于63.9g,故C选项错误;D、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0g,即在60℃时,100g水中溶解110.0g硝酸钾形成210.0g饱和溶液;2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即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形成131.6g饱和溶液,所以将60℃时210g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为:110.0g−31.6g=78.4g,故D选项正确;故选D。3、硼氢化钠(NaBH4)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硼(B)元素的化合价是A.-5B.0C.+3D.+5答案:C解析: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硼氢化钠(NaBH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设硼(B)元素的化合价是x,(+1)+푥+(-1)×4=0,푥=+3,则硼(B)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故选C。4、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正极产生的是氢气B.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增强水的导电性C.负极产生的气体具有助燃性D.正极产生气体的速率比负极快答案:B3解析: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故A选项错误;B、纯水几乎不导电,电解水时,加入少量的硫酸钠,硫酸钠溶于水,使水中的可自由移动离子增多,会增强水的导电性,故B选正确;C、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氢气有可燃性,没有助燃性,故C选项错误;D、正极产生的氧气和负极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比为1:2,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氧气比氢气的少,所以正极产生的气体速率比负极的慢。故D选项错误。故选B。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稀有气体B.清新的空气;液态氧气C.氮气;二氧化碳D.澄清的石灰水;清澈的泉水答案:B解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A、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稀有气体含有氦气、氖气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清新的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等属于混合物,液态氧气只有氧气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C、氮气、二氧化碳都是只含一种物质,均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D、澄清的石灰水、清澈的泉水都含有水和其它物质,均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B。实验题6、如图“大象牙膏”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气体使锥形瓶内的起泡剂迅速涊出,形成大量柱状泡沫。4【提出问题】影响“大象牙膏”实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进行实验】实验1: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