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常考点.pdf
上传人:努力****妙风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5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通用版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常考点.pdf

全国通用版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常考点.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每日一练)全国通用版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常考点单选题1、小明在期末复习时,自主进行了知识梳理,他的部分笔记如下:①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②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力就不存在③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④1千克的铁比1千克的木头重⑤建筑工人砌墙时,利用重锤线可以把墙砌直,因为重力的力向总是垂直向下的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大小无关请你来帮他检查一下,以上归纳中属于错误知识的有()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⑤⑥D.①③⑤⑥答案:A解析: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故①说法错误;②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故②说法正确;③振动的物体发出声音,但是人不一定能够听到,比如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就听不到,故③说法错误;1④质量是物体的属性,铁和木头都是1kg,质量相同,受到的重力也相同,应该说铁比木头的密度大,故④说法错误;⑤建筑工人砌墙时,利用重锤线可以把墙砌直是因为重力的力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⑤说法错误;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决定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大小无关,故⑥说法正确。所以,说法错误的是①③④⑤。故A是错误知识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关于物质的密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푚A.由휌=可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푉B.密度是物体的属性,物体不同,密度也不同C.不同种类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密度也不同D.密度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答案:C解析:A.对于同种物质,密度一定,密度不随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故A错误;B.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同种物质,不同物体,密度可能相同,故B错误;C.密度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单位体积的质量即物质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即密度不同,故C正确;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温度有关,故D错误。故选C。3、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m—V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A.乙的密度较大B.甲的密度为0.5g/cm3C.甲、乙的密度之比为2:1D.乙的密度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答案:C解析:ABC.由图可得푚甲8g3휌甲==3=2g/cm푉甲4cm푚乙8g3휌乙==3=1g/cm푉乙8cm可知,甲的密度较大,甲、乙的密度之比为2:1。故AB错误,C正确;D.根据图像可知,乙的质量越大,体积也越大,且比值不变,故乙的密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C。3333334、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铝球、铜球、铅球。已知ρ铝=2.7×10kg/m,ρ铜=8.9×10kg/m,ρ铅=11.3×10kg/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个球都不可能是空心的B.如果铝球是实心的,则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3C.如果铜球是实心的,则铝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D.如果铅球是实心的,则铝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答案:B解析:ACD.由题意可知,铝、铜、铅的密度关系为ρ铅>ρ铜>ρ铝푚由密度的变形公式푉=可知,三个相同质量的球,其中铝、铜和铅的体积关系为휌V铝>V铜>V铅又因三球的体积相等,所以,铅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铝球可能是实心,也可能是空心的,故ACD错误;B.若铝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故B正确。故选B。5、如图所示是一些常用的物理测量仪器,其中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用刻度尺测边长B.量筒(视线以液面凹面为准)C.温度计D.天平答案:B解析:A.测物体长度时,刻度尺没有放正,故A错误;B.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和凹液面底端相平,故B正确;4C.在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部和侧壁,故C错误;D.使用托盘天平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不应将被测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故D错误。故选B。实验题6、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芳芳同学按照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并设计了记录数据的表格,具体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拨到“0”刻度线处,并调节天平平衡。步骤二:向烧杯中倒入适量待测盐水后,用天平测出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m总。如甲图所示,并记录。步骤三:将烧杯中的部分待测盐水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