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长历程15篇.docx
上传人:飞飙****ng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我的成长历程15篇.docx

我的成长历程15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的成长历程15篇我的成长历程15篇什么是成长真正的成长包含两方面的内容:(1)身体年龄上的成长:例如,长高了,年龄增加了等等。(2)心灵上的成长:遇事会冷静思考了,学会为别人考虑了等等。通常说的成熟就是这个意思。我的成长历程15篇个人成长历程时间像一条奔流的大河,携裹着沙子一样渺小的众生,匆匆远去,一点回旋的余地都不给人留下,只留下无数人在岸边慨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的成长历程15篇,希望对你有帮助!我的成长历程1很小的时候,总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第一次触摸舞动的红色绸子,被烫哭的瞬间,我明白了什么是火;当一男一女围着我忙来忙去,喂我吃好吃的东西,揽着我睡觉时,我认识了爸爸妈妈;当我兴奋地跑去拿玩具,却摔倒在地上时,我明白了走路要注意脚下。探索与尝试构成了我最初的成长,构成了我对社会的认识。孩童时,成长是对人的认识。当我发现喜欢的衣服却穿不上,我明白了自我正在变高;当爸爸妈妈告诉我不要和陌生人讲话,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我了解到有一种人叫坏人;当我和其他小朋友吵架,当我被高年级同学欺负,我明白并非所有人都和父母一样……孩童时的成长,让我明白了与人交往最基本的道理。小学时,成长是对自我的挑战。当我第一次背下一首长诗,我喜欢上了语文;当我第一次在数学题面前绞尽脑汁的不放弃,最终解出答案,我尝到了执着的幸福;当我掰腕子遇到比我强的对手,却咬紧牙关不肯放松肌肉,取得胜利后,我体验了毅力的滋味;小学时的成长,让我学习到知识,塑造了性格。初中时,成长是对自我的定位。上了初中,我体验到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意思。我不再在考试中一帆风顺,我明白了自我并不是聪明的人。但我并未气馁,即使我不是最优秀的,但我永远是争第一的人。即使我没有天赋异禀,但我有几个最好的朋友,我一样生活得欢乐。上了高中,成长是对人生的认识。十七岁的我已些许明白了自我的人生观,明白了自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明白了自我的目标;明白了努力的方向。所以,我已不再拘泥于考试的一得一失,而是把自我的生活放入一个更大的格局,为自我的人生略作一些规划。如今的成长,让我更有斗志,更有期望。成长如同一个人新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或是刷新自我的面容,或是颠覆旧的自我。回眸成长,有喜悦也有悔恨。但我要说,对未来的成长,不要怕;对成长过的路,不要悔。我的成长历程2人走的每一步都作数,再加上很强的路径依靠,所以来时路与去的路都是有迹可循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都会从以前的“随波逐流和偶然性”(如考学、选专业、找工作)+运气,走到更多的主动选择,而选择的不一样,结果会大相径庭。正好年过四十加上感觉到了必须的时点,今日又是大年初一,就总结下。我1998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本科计算机系(后被合并为吉林大学),当时毕业生是在等待分配和自主择业过渡的阶段,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离开东北就行,因为从小到大学都是在东北,待腻了,要看看外面的世界,事后看来这是个很重要的英明决定。面试经过了一个军校大学教师的岗位,但感觉那工作比较重复,而自我又没有太多的耐心,就没去。随机选了个江苏徐州的徐工集团,报道后分配到了下属的筑路机械厂,生产筑路机、平地机,类似拖拉机,刚去时工资450元,有团体宿舍,要在车间实习几个月,当时的感觉这么比较知名的一个工厂,组装机器基本是靠人工,很原始。之后集团总部联合清华大学做CIMS工程,我和另外几个分厂学计算机的大学生被借调到集团信息中心,给一帮教授和博士们打杂学习;徐工是上市公司,接触到了股票,还去证券公司开了户。由于集团编制很难进,将来还是要回到工厂机房,并且作为一个没啥背景的外地大学生,能够想象到自我几十年后大体的样貌,所以就决定离开。2000年互联网正火热,一个大学同学在上海工作工资3000多元,是我的好几倍,我就拎着个行李箱到了上海,住华师大地下一层的旅馆,到了一家软件公司,做企业分销系统(订单、仓储、财务、营销、采购等),和用友、金蝶、及一些国外的ERP系统是一类的,有时是竞争对手,软件是自主开发的,CS+BS结构,做web端的仅有我一个工程师,当时用的是ASP,之后改为JAVA,当时很勤奋,白天上班,晚上就到对面的华师大书店看书学习,因为很多实用的技术在学校根本就没学过,之后这公司被深圳的招商迪辰收购,是做物流供应链系统的,我在2004年离开。之后去了几个月的安工科技(一个澳洲华人的公司),还有一年多的倍多科技(这公司有个核心的XML数据库,可惜没流行起来)。2006年经一个老同事介绍,去跟着一个民营老板干,他是90年代做俄罗斯边贸发家的,很有实力,很有追求,带着我们不断地讨论商业模式、产品建设,我们从注册公司、招人开始,到产品策划、系统开发,之后就有了支付系统、储值卡系统、保险经纪系统,其他板块还做了在线旅游、在线B2B、物流系统等,组成了一个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