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文化素质检测试题卷(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得分评分人一、积累与运用(30分)1、请你用最漂亮的字体抄写下列诗句(2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休憩(qì)窥伺(sì)剽悍(piāo)豁然开朗(hè)B滂沱(páng)腼腆(tiǎn)狼嗥(háo)踽踽独行(jǔ)C眷顾(juàn)涟漪(yī)池沼(zhǎo)寡廉鲜耻(xiǎn)D鸟啄(huì)蛰伏(zhí)蹙额(cù)不可亵玩(xiè)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鸭的“轧轧”,其音调锁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B大灰狼见了,先是嫉妒他上树的本领,接着又嘲笑他的空忙。金钱豹老羞成怒,与大灰狼撕咬起来,结果,两个都是血淋淋的。C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绝不类同。D美妙的乐曲声弥漫着整个车站,就像一颗石子落进静水里,激起了一圈又一圈涟狄.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我读了大概七八页左右的课文。B我去了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C我看了湖南电视台播放的新闻。D我们班整整六十多个人。5、按照课文默写。(每小题1分,共10分)①采菊东篱下,________。(《饮酒》)②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③________,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④迢迢牵牛星,________。(《古诗十九首》)⑤山随平野尽,________。(《渡荆门送别》)⑥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⑦________,恨别鸟惊心。(《春望》)⑧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_______,有龙则灵。(《陋室铭》)⑩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爱莲说》)6依次填在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教育活动中,应当帮助学生学会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__最基本的内容,__最基本的方法和技能,__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扎实的基本功;同时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能主动地寻求知识,__自己的知识领域。A撷取掌握培养拓宽B撷取把握培训拓宽C获取了解培育扩大D夺取通晓培养扩宽7、续写下面的句子。(10分)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阶梯,________;书是良药,________;书是乳汁,________;书是__,________。得分评分人二、现代文阅读(22分)(一)人类与技术环境近几十年来,人类发明了维生素、杀虫剂、电视、雷达、原子反应堆、电子计算机……这一切构成了今天高度发达的技术环境,也称为“第二自然界”,使地球上的物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大约每隔15年其数量增加一倍。在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着自己建造的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跟技术环境的__速度相比,生物机体的__速度极其缓慢。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都认为,原始人和现代人在大脑构造上相差无几。几千年来人对语言的反应速度并无差异,基本上是平均每秒钟接受2.5个单词。然而,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每秒运算5000次__到当前的每秒钟几十亿次的大型电子计算机,还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人的大脑能否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呢?有的人甚至认为将来人工智能也许会完全取代自然智能。难道果真如此吗?科学界的有识之士,对于第一点的回答是肯定的,而对于第二点则持否定态度。大脑是人类自然智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人的大脑里的神经元有140多亿个,构成了地球上最完善和效率最高的自然信息系统,这是自然界美妙绝伦的创造,是人类发明的任何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或人工智能所无法超越的。总之,尽管人类创造的技术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向它的主人提出严峻的挑战,但是,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8、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变革发展演变B变革演变发展C发展变革演变D演变变革发展9、本文通过__和人脑的比较,具体说明了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比自然智能快。(2分)10、从第三段内容看,科学界的有识之士肯定的是________否定的是________。(3分)11、下面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3分)A在当今世界上,人类正面临着自己建造的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B大脑是人类自然智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C人工智能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D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二)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