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范进中举表格式导学案-新版语文版1.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语文上册--范进中举表格式导学案-新版语文版1.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范进中举表格式导学案-新版语文版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范进中举》序号日期执笔八年语文组审核李树锐四、理解并抄写生词。课题《范进中举》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儒林外史》,感知范进形象,探究小说的主旨。2、默读课文,理清条理,能复述课文大意。教师教法课上交流助学学生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作品语言的魅力。释题:“中举”,是指封建社会的秀才参加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题目点明了小说的主要人物(范进)和事件(中举)。课文以题目为线索展开情节,安排结构,刻画人物,揭示主题。二、《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讽刺艺术的最高峰,给后世的谴责小说以直接影响。它以整个封建社会为批判对象,以不同类型的封建知识分子为中心,通过对他们生活和心灵的描绘与剖析,勾画了一群“儒林”的丑恶形象。三、自由朗读课文,默读课文。1、按照范进中举前后的顺序,理清课文条理:第一部分(l-2):写范进进学回家到中举前的情况。第一层(1):写范进进学回家,丈人胡屠户前来贺喜。第二层(2):写范进向胡屠户借盘缠应乡试,遭到拒绝和辱骂。第二部分(3-12):写范进中举后情景。第一层(3-5段):写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第二层(6-10段):写胡屠户治疯。第三层(11-12):张乡绅拜会和胡屠户受赠。细细品读课文,紧紧围绕这一部分的“主要问题”,积极采用自主学习、同桌互议、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赏析课文内容。重点目标1难点目标2其他项目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朗读、合作、探究。教师教法课前预习导学学生学法引导学生自学,及时完成所布置的预习任务。一、引语:这是发生在科举时代的故事。主人公范进从二十岁开始应考,年年进考场,直到五十四岁才中秀才,紧接着中了举人。这一突如其来的命运变化,引出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剧。二、走近作者: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县人。清代小说家。著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文木山房诗文集》等。三、学习生字:桑梓()带挈()腆着()啐在脸上()簇拥()拙病()兀自()踹在塘里()绾头发()静斋()侥幸()攥在手里()斟酒()商酌()轩敞()报帖()模样()醺()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借助工具书,查找资料对课文进行预习。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自主·合作·探究互助·相长·共享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业精于勤行成于思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稿班组号学生姓名:2、范进中举,喜急而疯,是哪一段?课文是怎样描写范进的喜极发疯的过程?明确:范进喜极发疯的过程可分作四层。第一层写昏厥。用“看”“念”“拍”“笑”写范进喜极的动作,用“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写范进昏厥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中“嗷’写出惊喜过望的心情。“好了”几十年追求功名,一旦实现,富贵荣华滚滚而来。第二层写疯跑。用“爬将起来”“拍着手大笑”“飞跑”这些动作描写,写足了范进的疯劲。用重复的语言,写狂喜的心情。第三层写跌倒。用富有讽刺性的外貌描写,写范进一脚端在塘里的丑态,“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包含了极其强烈的讽刺意味。第四层写疯走集上。“拍着笑着”的动作描写,写尽范进的疯态。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D.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4.(盐城中考)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D)A.在本次亚信峰会上,我国认为,在复杂的安全挑战面前,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唯有通过合作,才能迎来共同安全。B.我国政府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有效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种暴力恐怖活动,切实维护新疆团结稳定的大局。C.今年“端午”恰逢“六一”,幸福的假日属于孩子,加上天气晴好阳光明媚,以家庭为单位的“亲子游”成为旅客出游的主流。D.美食片做成了社会纪录片,这是《舌尖2》引发的最大争议所在的地方,对网友“口水与泪水比例失调”的吐槽,引起了导演组的思考。5.填空。(1)《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它是一部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作者是吴敬梓,清朝小说家。(2)《范进中举》通过塑造范进等人的形象,说明了科举制度是套在封建知识分子身上的精神枷锁。6.有人学过《范进中举》后作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完成下联和横批。上联:忆往昔,无米无柴,谁肯雪中送炭?下联:看今朝,有酒有肉,都来锦上添花。横批:世态炎凉当堂达标促学学生学法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作揖(yī)星宿(xiù)攥着(zuàn)行事(háng)tiǎn腆着zhāi斋公带qiè挈wǎn绾了2.根据课文内容和括号内的提示,填写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