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龙源期刊网中职专业技能课程“微课”应用研究作者:王新月许大宏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年第09期摘要:关于微课的研究和实践方兴未艾,如何在中职专业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中运用微课,如何提升中职专业课教师应用微课的能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实践的角度,阐述微课在中职课堂运用的优势,提出微课的实施策略为“三提倡三避免”:用好现成的材料——提倡整合应用资源,避免强求原创制作;制作优质的微课——提倡由骨干教师领衔实施,避免年轻教师独力开发;选择适宜的环境——提倡先在实训类课程中分步实施,避免所有课程全面推行。关键词:微课;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课程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674-2117(2015)09-0088-03目前,“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流行语,但在这种“微课热”的背后,也有不少专家和一线教师对“微课”提出了质疑,认为:“慕课”和“微课”的实质是“接受性学习”而不是“探究性学习”,“翻转课堂”会加重学生的课后负担,且并不利于教师“以学定教”,所以“慕课”和“微课”只能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而不是主流。[1]相比基础教育领域对“微课”的热议,职业教育领域的学者对其发声不多。笔者结合自己的研究和实践认为:以微视频为核心的“微课”适于中职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应提升中职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用“微课”的能力。●微课是一种新型课程资源对于微课的概念,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会有不同的理解。国内目前定义可归为三类,分别对应于“课”、“课程”和“教学资源”,其内涵的共同点为:目标单一、内容短小、时间很短、结构良好、以微视频为载体。[2]这些共同点可以用一个“微”字来概括。而“课”的概念属于“教学论”的范畴,教学过程的本质之一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其实质是交往。[3]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微课本质上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普及的背景下出现的、提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率的新型课程资源。●微课适合在中职专业技能课程教学中应用微课有1.利于实施中职分层教学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其课程内容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主要解决“怎样做”(经验)和“怎样做更好”(策略)的问题。[4]经验的有效获取途径是“做中学、做中教”,因此教师需要大量地操作示范,学生需要反复地模仿练习。一方面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目前中职校仍然未能全面实现小班化教学,要让每位学生都看清楚教师的操龙源期刊网作是比较困难的。另一方面,中职学生个体学情差异明显,授课教师要做到满足每位学生的需要是不可能的。另外,现阶段部分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尚不能达到规范熟练的要求。而微课以微视频作为教学载体,供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主观看学习,可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微课有利于推进职教课程改革2.课程内容的序化与否成为制约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5]要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就必须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聚焦于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的微课呈现的内容是“点”状的,这些“点”正是课程内容重构所需的基本构件。微课有利于3.培养学生核心能力我们正处于一个巨变的时代,“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已成为学生的关键能力之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将“服务人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列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具备从广泛的信息资源中获取、分析、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已成为信息化社会对人们所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和每个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在传统课堂中,学生是在教师的“指令”与计划下亦步亦趋地进行学习。而以“微课”作为教学载体时,教师的角色暂时退隐到了幕后,学生在观看微视频或完成微任务时处于主动地位,微课能从行为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微课的应用离不开网络的使用,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微课有利于4.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既是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也是教育变革对教师职业角色提出的要求。具备新的教育理念、运用好新时代和新的技术背景下出现的新技术新模式、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是教师永恒的主题,国务院也提出“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微课”的研究与应用作为提升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一个有力抓手,是当前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学习和实践的课题。●微课在中职专业技能课程中应用的实施策略据调查,目前中国微课网平台的微课资源应用情况极不乐观:仅31%左右的教师会“经常”去点播或查看自己的微课,35%左右的教师会去“经常”点播或查看他人的微课,17.5%的教师会“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