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七》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七》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七》,欢迎阅读与收藏。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七》1教学内容:教材。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法计算及除法的验算,能正确熟练的进行除法的计算。2、培养学生养成验算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能熟练掌握除法(首位能整除)的计算,养车验算的好习惯。难点:熟练除法计算,养成验算的好习惯。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练习七”的前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练习。(板书课题:练习七)二、基础知识训练1、完成练习七第7题第1组学生口算,注意比较每组题中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和几十几除以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联系。2、完成练习七第7题第2组3、学生口算,比较每组题的关系,说明除法可以用乘法验算。4、完成练习七第8题5、指名口算,说说你的.想法。6、完成练习七第9题让学生先估算,再用竖式计算,并进行验算。指名板演,全班交流。三、解决问题1、完成练习七第10题出示题目,你从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列式?交流完成,集体订正。2、完成练习七第11题3、请同学们自己读题,并做在教材上。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解题思路。4、完成练习七第12题说说题意后独立完成。5、集体订正,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6、完成练习七思考题7、学生读题后思考。引导分析“小宇的火车票价是妈妈的一半”是什么意思,学生独立完成。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板书设计:7.(1)101320234042(2)9331864344119.估计商略266÷2=133889÷4=222……1683÷2=341……1935÷3=311……210.48÷4=12(人)48÷2=24(张)11.96人96÷3=32(人)12.48—15=33(个)33÷3=11(个)思考题96÷(1+2)=32(元)教学反思:教师在平时备课时要换位思考,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去备课,思考这个问题提出来有没有意义,能不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点。这应该是我们每天需要反问自己的。无论是设计教学,还是细小的一句教学语言,我们都要认真思考,认真整理,让学生听到的是最有用的信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七》2教学内容:教材。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口算除法,进一步掌握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整除),并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教学重难点:重点:提高除法计算的熟练程度。难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回忆我们前面所学的除法。2、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练习七”,第1-6题。(板书课题:练习七)二、基础知识训练1、完成练习七第1题指名学生口算。说说每组题的联系和区别。2、完成练习七第2题指名学生口算。提醒学生注意乘法的运算,选两题说说是怎样想的。3、完成练习七第3题指名板演,计算并验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说说有余数的除法和没有余数除法是怎样验算的。4、完成练习七第4题学生独立计算,填表。提醒学生验算的'方法。表扬正确率高,计算快的学生。三、解决问题1、完成练习七第5题。2、多媒体出示第5题,指名学生读题,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学生列式解答。小结: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3、完成练习七第6题。出示题目“一个网球拍多少元?”学生列式计算,集体订正,教师评价。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练习了哪些知识?板书设计:1.40400706030202.60180080300508080490902.33÷3=1167÷2=33……1639÷3=213487÷4=121……33.被除数:67887商:13212余数:124.55÷5=115.268÷2=134(元)6.1112101334222111教学反思:今天的练习课是巩固刚刚学习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我认为练习课比新课还要难上,因为在做练习的时候,有的同学会很浮躁,认为他都懂而不愿意做;还有的同学刚刚学会并不熟练,需要听老师再讲一遍。这种因为学生多种因素存在差异而导致在教学上的顾此失彼很难得到调节。第1题,先让学生说,对合理的方法给予肯定,然后教师归纳,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口算方法。第3题,让学生养成验算的好习惯。通过介绍方法,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第5题,指导学生读题,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初步理解笔算之后,让学生自己练习,通过辨析学生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正确计算,让学生明确为什么从高位算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