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种子休眠不同阶段的转录调控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银杏种子休眠不同阶段的转录调控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银杏种子休眠不同阶段的转录调控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银杏种子休眠不同阶段的转录调控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银杏种子休眠不同阶段的转录调控研究摘要:银杏是中国传统药材,银杏种子因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世界广泛栽培种植。但是,银杏种子的发芽率比较低,困扰着银杏的种植和生产。种子休眠是银杏种子发芽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深入研究银杏种子的休眠机制及其控制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银杏种子休眠不同阶段的转录调控机制,为银杏种子发芽率提高和银杏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关键词:银杏种子;休眠;转录调控机制一、研究背景银杏是世界上最原始的种子植物之一,适应性广泛,耐旱、耐寒、耐酸碱等特点,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树种。银杏种子具有药用、食用等多种用途,同时也是银杏繁殖的最主要方式。但是,银杏种子发芽率低是影响银杏种植和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表明,银杏种子的高度休眠是导致其发芽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银杏种子的休眠除了取决于外界环境因素,还与内源性因素的调控密切相关。目前,关于银杏种子休眠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银杏种子休眠的机制及调控因素还存在一定的不了解,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究其相关机制。二、研究目的和意义为深入探究银杏种子休眠机制和发芽调控过程中的生物学特征,本研究将针对银杏种子不同阶段进行转录调控的分析,对银杏种子休眠机制的相关调控因素进行研究,探究银杏种子内源性调控和外部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从而为解决银杏种子发芽率低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样品来源:银杏种子2.实验设计选取经过种皮剥离后的银杏种子,按照发芽率高低,分为休眠期、去休眠期、萌发期3个不同阶段。3.样品处理将不同阶段的银杏种子进行RNA的提取,并利用测序技术对其进行转录组的分析,确认不同期间的转录差异,并筛选出关键转录因子。4.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借助GO(GeneOntology)注释、KEGG(KyotoEncyclopediaofGenesandGenomes)通路分析、WGCNA(WeightedGeneCo-expressionNetworkAnalysis)等技术,深入分析不同阶段所筛选出的差异基因的生物学意义及其相关通路。附录:章节概述第一章:引言银杏种子休眠机制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二章:文献综述银杏种子休眠和发芽的相关研究现状及问题。第三章:材料与方法试验设计、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等方法的详细描述。第四章:实验与结果对样品的RNA提取、测序分析及结果的生物学注释和数据分析。第五章: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第六章:结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和推广展望。参考文献[1]何启维.银杏现代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5-20.[2]李红,陈妍,杨勐,等.银杏种子去休眠相关基因的基因组规模分析[J].园艺学报,2017,44(10):1985-1994.[3]刘学瑞,王文瑞.银杏种子休眠研究进展[J].林业科技,2014,(4):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