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如何转化“德困生”.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班主任如何转化“德困生”.docx

浅谈班主任如何转化“德困生”.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班主任如何转化“德困生”摘要:做好德困生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一项非常艰巨而又必须做好的工作。现在的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离异学生比较多,好多孩子,从小疏于父母的管教,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任性。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班主任要让德困生转化绝非易事,如果对德困生经常批评和处分,他们以沉默的反抗或消极的对立情绪对待批评,这种教育有时根本达不到真正的目的,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必须在平时平时认真细致的观察,客观的分析,心灵相通的交流,还要恰到好处地给予鼓励,因材施教,要尽力让学生学会自律,树立信心,培养其学习的兴趣。关键词:德困生;自信;自强;自律;自尊学习不放在心上,上课坐不住喜欢说话开小差,下课喜欢到处逛疯打,上课铃声响了还迟迟不进教室,总来说之每天都要换着花样玩东西,不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还吸烟、早恋、打架,学习不好。他们都是由于品德不良而不能融入同龄学生甚至于受到教师或学生歧视的问题学生。抓“德困生”的转化教育不仅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班风,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而且对于最大限度地减少教育过程中呈现偏态的学生的数量,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重大的意义。一、拉进心理距离、树立自信拉进心理距离、树立自信德困生一般没有自信心,认为自己比优生差,品行、学习、技能等都比成绩好的差,感觉老师会不喜欢他们上课也不敢回答老师的提问,课后看到老师就躲。因此作为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我在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中,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先点名请他们回答,让他们觉得老师在很在意他们,同时鼓励他们大胆去说、去问、去做。即使德困生说错了,我都给予鼓励,说明他们有信心,有了胆量。多挖掘德困生的闪光点,让其他学生去观看。这样渐渐的,德困生就跟你的距离接近许多,他就会亲其师信其道。有知心的话要对你讲,这时你时刻点拨他们的思想、卫生、纪律、学习等方面。在相互交流中,德困生参与多了,他们的活动积极性也就慢慢提高了。二、抓住闪光点、培养自强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作为德困生,他们缺点不同,教育方法也是不同的,应该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对于有进步的德困生,就采取个别谈心的方法,加以肯定和鼓励,对他还存在的缺点也给予指出,这样他就接受得了。很多事情使我认识到到,“教贵有求”是千真万确的真理。班主任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既要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也要重视在实践中探索表扬的艺术,把握表扬的最佳时机,以取得表扬的最佳效果。可见,德困生并不是铁板一块,问题是我们去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之点。当他们有要求进步的愿望时,哪怕这个愿望是微小的,教师也要加以鼓励,使他们树立起改正错误的决心。因此,作为一个班主任,就必须注意了解学生想法,不断揣摸他们的心理活动,以选择适当时机,使鼓励和表扬产生最佳的效果。如果师生之间感情相悖,教师为表扬而表扬,学生就不相信这是真心实意,还往往会产生误解。所以,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这是使表扬产生艺术效果的基础。当然,如果他们错了,更需要指出来,以便改正。三、取长补短、增强自律力德困生在家庭生活大都在“依赖”、“打骂”、“斥责”中过来的,自律精神受到了欠缺。所以我们应当想方设法培养其自律能力。只有自律才能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我班里有一女生由于家里娇生惯养,造成了“懒散”、“任性”二病有他身上并发。开学初,为鼓励他,我根据实际情况,并让他担任体育班长,开始时自己都管不好他不太胜任,我并没有放弃,反而更多花一些精力教他如何开展工作,还鼓励他把工作搞好。不时反省自己的不足。以后我又让他担任班里的餐厅管理员,从此他对自己的言行特别注意,对这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慢慢地这匹“差生”变好了,这就是起到了“教育人者,受教育的作用”。促使其自律,并作为榜样,带动其他人。四、包容德困生、内化自尊心“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德困生表面表现出强烈的逆反状态,欺凌弱小,吸烟喝酒,上课捣乱,出口成脏,但实际上他们有强烈的自尊感,也有获取别人尊重的需求,也希望得到他人的信任和肯定。如果只是光是指责与批评,甚至是粗暴的体罚,将会增加德困生的反感,这时,他们为了满足所谓自尊心的需要,尤其是初中叛逆期的孩子,就会激起强烈的反抗心理。因此,教师在德困生的转化教育中应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进行工作,公平地对待德困生,尊重学生,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批评学生。要充分拉近同德困生之间的关系,获取德困生的信任,利用学生自尊心的需求,使德困生的荣誉感向正确方向发展,在潜移默化之中校正德困生偏激、消极的心理。因此,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当中,班主任经常与各任课教师交流,共同商量对德困生的教育方法和对策,让他感受到老师们都很关心他,很在乎他。很多时候,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鼓励,就可以给予德困生强大的动力,让他们看到希望,让他们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重新辨明努力的方向。而如果只是揪住德困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