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方案与DP方案同步放化疗ppt课件.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1.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DL方案与DP方案同步放化疗ppt课件.ppt

DL方案与DP方案同步放化疗ppt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DL方案与DP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肺癌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初诊的肺癌中约75%~80%患者就诊时因分期过晚而失去手术机会,单纯放疗和单纯化疗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均不满意。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仍然是棘手的课题,随着综合治疗的进展.同步放化疗已经成为不能手术的N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由于一、二代铂类显著的肾毒性、消化道反应、血液学毒性,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在临床使用上受到限制。本研究进行第三代铂类洛铂(LBP)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同步放化疗临床研究,以探讨该方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本科室于2009年2月—2010年9月进行了此项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随机分组三维适形放疗(3D—CRT)随访结果表1二组临床疗效及生存比较例%疗效和生存DL组DP组P值(n=12)(n=14)CR1(8.3%)1(7.14%)>0.05PR7(58.3%)10(71.4%)>0.05SD2(16.7%)1(7.14%)>0.05PD2(16.7%)2(9.4%)>0.05RR10(83.3%)12(85.7%)>0.051年生存率75%(8/12)71.4%(10/14)>0.05实例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2月后治疗前治疗39天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不良反应DL和D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毒副反应比较不良反应讨论铂类制剂在NSCLC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含铂类的联合化疗方案是NSCLC的基本化疗方案。但是由于顺铂的肾毒性和消化道反应,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LBP是德国ASTA公司首创研发的第三代铂类抗癌新药,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是通过形成Pt2GG和Pt2AG链内交叉连接,阻碍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从而干扰肿瘤细胞周期的运行。在基础研究中,LBP显示了与PDD相当甚至更高的细胞毒作用,且与PDD无交叉耐药性。多西他赛是一种细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物,具有稳定微管和对抗解聚作用,同化肿瘤细胞在G2/M期,此期为放疗最敏感的周期。同时也可能存在其它放射增敏作用,如细胞周期再氧合、放射诱导细胞凋亡和协同抗血管生成作用,体外研究表明,对各种人细胞株有放疗增敏作用,体内研究也说明有肿瘤增敏作用,主要是使对射线耐药的乏氧细胞再充氧,多西他赛对微管的亲和力较强,延长了药物在细胞内的蓄积,延长了半衰期,几乎可以杀死对放射线耐药的全部S期癌细胞。国内外报道多西紫杉醇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个别患者骨髓抑制严重,需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化疗时间适当延后。本组以DOC、LBP、DDP组成DL/D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各10余例,两方案疗效相似,但毒副反应不尽相同。两方案疗效、1年生存率均相近,可能与病例数少有关。DP方案的骨髓毒性和胃肠道反应等毒性反应相当明显,3~4度的白细胞减少及3~4度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14.3%和14.3%,有3例因消化道反应导致同步化疗间隔时间延长。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支持下,白细胞均能恢复正常。DL组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41.7%的患者出现血小板降低。3~4度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为16.7%,主要出现在用药后1~2周。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较低,未见明显的肝、肾毒性,无神经毒性。本次研究过程中DL组1例患者于治疗第9天出现Ⅳ度骨髓抑制,暂停放疗,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介素11及重组人类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后血象恢复正常。在治疗第25天继续完成单纯放疗,未继续行化疗。从该研究中剔除。两组放射性肺炎及食管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在DL方案同步放化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LBP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为骨髓抑制,特别是血小板降低,在同步放化疗中应予高度重视,特别是对年迈体弱、骨髓储备能力差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密切观察血象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重度的血小板减少症;如有发生,应根据情况积极应用重组人类血小板生成素(rhTPO)或白介素11,必要时输注血小板悬液。因此,可以认为DL组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与DP组相近,但毒副反应减轻,耐受性较好,更易为患者所接受。综上所述,DL和DP同步放化疗方案均为治疗晚期NSCLC的有效方案。但DP方案组消化道反应较DL方案组明显。由于消化道反应轻,故DL方案组患者耐受性更好,在同步放化疗中值得进一步推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