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年级语文上册《看雪》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上册《看雪》教学设计(精选16篇)二年级语文上册《看雪》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能规范书写。2.认识“橱、盼”这2个生字。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湾商堆仗银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台湾省吗?你们对这个地方有哪些了解?(结合课前找的资料请你给大家介绍介绍,如:图片、媒体上了解到的、音像片、有关书籍等)2.教师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指一指台湾省的位置。3.揭示学习内容: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学习新课,板书课题《看雪》,全班齐读。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3)学习完毕,同桌相互评议学习情况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商:先写点、横、点、撇,再写同字框,最后写里面的两部分,里面是“八字头和口”不是“古”字,要写紧凑。湾:左右结构,部首是三点水旁,右边是“弯”,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堆:左右结构,运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忆:熟字“难”去掉又字旁换上土字旁就是新字。注意右边是“隹”不是“住”字。仗:左右结构,左边是单人旁,右边是个“丈”,笔顺是:横、撇、捺。洁: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三点水旁,右边是两个熟字:士和口字在一起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提醒其他同学注意)4)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你谈一谈。(中国台湾小朋友只见过橱窗里用棉花作的雪,没有亲眼看到过雪,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们想去北京看看雪的愿望。)四、练习:1.指导学生进行书写: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2.读一读生字能进行一字组多词的练习店:商店、店长、店铺、店规、饭店景:景色、情景、雪景、景致、景象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六、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提出不懂的问题。二年级语文上册《看雪》教学设计篇2教学要求:1.学会8个生字和由生学组成的词语,会认“省、店”等10个生字。2.读懂课文,知道中国台湾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了解中国台湾儿童向往北京,北京儿童渴望同中国台湾儿童在北京相聚的美好愿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纸做的雪花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师:同学们,这节课上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看雪》。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并学习了课文的1~2自然段。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学了1、2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生:我知道了中国台湾是我国的领土的一部分,地理位置优越,地貌复杂,那里物产丰富了,我们称它为宝岛。那里属于属亚热带气候,一年四季气候温暖,气温在12~18度,很难看到雪的,不像北方气候寒冷,冬天有雪花飞舞。2、出示动画图1,师:是啊。当中国台湾的小朋友只能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用棉花做成的雪景时,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板书:中国台湾生:雪景真美啊!雪花是什么样子的?生:我们怎么从来没看见过雪呢?到底哪儿可以看到雪呢?二、读悟课文3~11自然段师:中国台湾小朋友所想的所说的和同学们一样了,请大家打开书p52页,自由默读课文3~11自然段,把课文中中国台湾小朋友们说的话画下来,多读几遍。大家边读边想:他们的话该怎么读呢?1、检查初读:(1)师:老师也找了找,是这几个句子吗?大屏幕出示四个问句。a.您看见过真的雪吗?(试探性问)b.您是在哪儿见过的?(惊讶的语气)c.北京离这儿很远吧?(好奇、猜测)d.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