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年度第一学期“现代教育管理专题”.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06-2007年度第一学期“现代教育管理专题”.doc

2006-2007年度第一学期“现代教育管理专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6-2007年度第一学期“现代教育管理专题”期末试卷分析(一)试题(略)(二)试题答案(略)(三)试卷分析《现代教育管理专题》是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本科必修的一门专业提高课程。本试卷是2006-2007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目的是考察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际运用的情况。试卷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为以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一些指导性建议。本次试卷代号是1156,考试为“开卷”形式,满分100分,时间首次由以前的120分钟改为了90分钟。考试的题型还是和上次一样,但题量和每小题的分值上有所变化,主要体现在后面四种题型上,此次试卷的试题结构如下表所示:序号题型题量每小题分值所占分值一多选题10小题2分20分二判断题3小题6分18分三简答题3小题8分24分四论述题2小题16分(2选1)16分五案例分析1小题22分22分纵观整份试卷的内容、题型及题量,考试的内容覆盖面仍然较广,题型多样灵活,符合开卷命题的要求;主客观题分布合理,参考答案给的得分点明确,属于比较认真的一次命题。全省本次期末考试报考本课程的学生共747人,比上学期增长约22%!试卷抽样总体情况分析:为做好本次试卷分析,随机抽取了不同分校的110份试卷,成绩如下表所示:不及格50分以下80-89分90分以上人数比例人数占不及格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2320.90%417.3%21.8%00由此可见,与前两学期28.5%、15.9%的不及格率相比,这次的不及格率偏中,但从开卷考试的角度来看,不及格率还是较高;从上表还清楚的显示,80分以上的人数仅为2,只占抽查总人数的1.8%,而同时还有一些50分以下的成绩。由此可见,本次试卷成绩没有呈明显的正态分布,这至少说明三种情况:一是部分题目灵活、难度较大,即使是开卷,学生也很难在书上找到相关的答案;二是学生概括、判断、分析、运用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题量偏大,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答题。试卷抽样每题情况的具体分析:1、第一题,多选题(共20分)和120分钟的试卷相比,本题的题量和每小题的分值均没有改变。由于本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难度较大且题量较多(10小题),所以本题失分较多,在抽查的110份试卷中本题没有得满分的。错误最多的是第1、2、5、6小题。最不可思议的是有少数学生的选项竟是单项!这是最起码的答题技巧和常识问题,这需要面授教师在考前对学生进行答题指导的。考前安徽电大校报上曾刊登了“现代教育管理专题的试卷分析与答题指导”,相关责任教师应该给予这方面的重视。2、第二题,判断题(共18分)和120分钟的试卷相比,本题的题量减少了1题,每小题的分值增长了一倍,总分也提高了。与上学期的判断题相比,此次考试本题的难度有所增加,这也是本次考试及格率下降的一个原因。学分本题得分不高的原因有2方面:一方面是第2、3小题不容易判断正误,需要学生对书本上相关知识真正理解与消化了才能够判断正确。如,校长是教师职业中的一个领导职务。在实践当中,很多人都是这样习以为常的,以为本命题是正确的,其实否也;另一方面,不少学生在回答此题时只做出了判断却没有按照题目要求进行简要说明,而得分点是判断2分,简要说明4分,所以失分较多。所以本题考生回答较好,得分较高,抽查的考生本题得分基本上都是7-10分,失分的原因在于部分考生虽然能正确判断,但解释得不是很好,相关知识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3、第三题,简答题(共24分)和120分钟的试卷相比,本题的题量减少了1题,每小题的分值增长了2分,总分24分没变化。相对来说,简单题比较简单,是本份试卷中学生得分的主要得分点。4、第四题,论述题(共16分)此题既要观点明确,语言流畅,又要联系实际阐述,难度较大。和120分钟的试卷相比,本次是2题选1题,所以本题总分减少了10分。此次2小题是:联系实际评论我国名校办民校的办学模式改革;联系实际评论教师校内晋升制度改革。这两题都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遗憾的是大部分学生能够回答出基本要点,但没有意识或者不会联系实际阐述,所以,此题得分不高。5、第五题,案例分析题(共22分)和120分钟的试卷相比,本题总分由以前的18分增到了22分。此题相对于上次来说难度有所降低,因为题中很明确的指出了所依据的理论,评分标准也很详细。所以大部分学生本题都能够得到及格分。总的说来,这份期末考试试卷,从命题的角度来讲题型较灵活,难度系数仍然较大;从考生答题情况来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答题技巧、分析、判断、联系实际等能力的欠缺,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这些方面都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李海艳2007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