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复苏项目实施方案样本.doc
上传人:努力****冰心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8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生儿复苏项目实施方案样本.doc

新生儿复苏项目实施方案样本.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生儿复苏项目实施方案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第二周期工作实施方案一、项目目标(一)培训覆盖率达100%。培训覆盖全市全部助产机构;县级以上新生儿窒息复苏相关产科、儿科、助产、麻醉等专业人员均接收定时培训,人员培训覆盖率100%。(二)培训质量优良。新生儿窒息复苏相关产科、儿科、助产、麻醉人员技能考评抽查合格率80%以上。(三)制度建设完善。全市全部县级以上助产机构建立“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长久有效工作机制健全。(四)新生儿窒息死亡率下降15%以上。新生儿窒息死亡率比下降15%以上。二、项目要求(一)全方面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开展以模拟操作为主复苏技术复训,重视临床操作技能及团体配合能力提升,强化对复苏后新生儿护理和医学随访。分别开展市、县级师资复训;市、县级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相关产科、儿科、助产、麻醉等专业人员进行以模拟操作为主复训,复训率80%;市级开展新上岗专业人员规范培训,培训率100%。全市新生儿窒息复苏相关产科、儿科、助产、麻醉人员模拟操作为主复训率100%。全市形成新生儿窒息复苏相关人员定时复训及新上岗相关人员岗前培训长久有效机制。(二)师资队伍建设。选送市级师资8-12名参加省级市级师资增补认证,争取市级师资经过省级认证8名;市级继续开展县级师资认证,每个县级医院最少1-2名师资,且以产科或儿科(新生儿科)主任为主。,第一周期认证4名市级师资参加省级再认证,再认证不合格师资取消认证资格,重新选拔新市级师资。,按照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师资工作要求全方面开展县级师资考评,充分发挥县级师资作用。,第二周期认证8名市级师资参加省级再认证,认证不合格师资取消资格,并选拔补充新市级师资。(三)建立助产机构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领导小组,在全部县级以上(含县级)助产机构建立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长久有效机制,促进产科、儿科等相关科室协作,加强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队伍组织和培训,开展新生儿窒息(重度和死亡)病例讨论,推进助产机构连续有效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以确保深入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死亡率和伤残率。主动参加省级“助产机构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制度建设和培训;30%以上县级以上(含县级)助产机构建立“新生儿窒息复苏院内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全市全部县级以上(含县级)助产机构开展“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工作,建立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长久有效工作机制。(四)强化督导。建立新生儿窒息复苏专题督导制度。,市卫生局组织对各县(市、区)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重点对已开展“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工作县级以上(含县级)助产机构进行督导。县(市、区)卫生局对辖区助产机构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情况进行督导。,对市、县、乡级助产机构新生儿窒息复苏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技能考评抽查,合格率达80%以上。,对全部县级以上(含县级)助产机构进行“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工作督导。(五)加强信息管理。各县(市、区)于每年11月20日前将县级培训、督导、师资认证、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工作情况及总结上报到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市妇幼保健院审核汇总后报市卫生局疾妇科。三、终末评定项目周期结束前,开展终末评定,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和工作总结。附件: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工作实施方案附件: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工作实施方案为促进科室协作,加强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队伍组织和培训,推进医疗保健机构连续有效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在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建立新生儿窒息复苏院内领导小组,并开展相关工作,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一、院内领导小组人员组成新生儿窒息复苏院内领导小组由医疗保健机构行政管理人员,新生儿或儿科、产科及产房相关责任人组成。除行政管理人员外,领导小组其它组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当前在产科、产房或新生儿病房等从事新生儿抢救岗位工作。(二)接收过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或专业团体组织新生儿窒息复苏规范化培训,并考评合格。(三)具备一定教学经验,能负担培训任务。二、院内领导小组职责(一)负担本机构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和复训工作。(二)按照卫生部《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要求,组织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三)对本机构新生儿窒息复苏人员操作技术、设备和药品使用等进行考评评定。(四)对发生在本机构新生儿窒息案例进行评审。(五)负责本机构新生儿窒息复苏相关信息搜集和上报。三、院内领导小组工作内容(一)制度建立。建立、加强并促进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制度落实。(二)培训。负担培训与复训工作,每年最少组织1次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培训以模拟操作为主,强调复苏现场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对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