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 动能定理.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动能 动能定理.doc

动能动能定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动能动能定理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确定各力的做功情况。(3)写出该过程中合外力做的功,或分别写出各个力做的功(注意功的正负)。如果研究过程中物体受力情况有变化,要分别写出该力在各个阶段做的功。(4)写出物体的初、末动能。(5)按照动能定理列式求解。【典型例题】类型一:动能定理的应用例1、一质量为lkg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向上提升1m时物体的速度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g取l0rn/s2);()A.提升过程中手对物体做功12JB.提升过程中合外力对物体做功12JC.提升过程中手对物体做功2JD.提升过程中物体克服重力做功l0J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M=0.2kg的木块放在水平台面上,台面比水平地面高出h=0.20m,木块离台的右端L=l.7m质量为m=0.1M的子弹以v0=180m/s的速度水平射向木块,当子弹以v=90m/s的速度水平射出时,木块的速度为v1=9m/s(此过程作用时间极短,可认为木块的位移为零)若木块落到水平地面时的落地点到台面右端的水平距离为l=1.6m,求:(1)木块对子弹所做的功Wl和子弹对木块所做的功W2;(2)木块与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例3、(2005年上海)如图所示,某滑板爱好者在离地h=18m高的平台上滑行,水平离开A点后落在水平地面的B点,其水平位移ll=3m.着地时由于存在能量损失.着地后水平速度变为v=4m/s.并以此为初速度沿水平地面滑l2=8m后停止,已知人与滑板的总质量m=60kg求:(1)人与滑板在水平地面滑行时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2)人与滑板离开平台时的水平初速度(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m/s2)例4、物体从高出地面H米处由静止自由落下,不考虑空气阻力,落至地面进入沙坑h米停止,如图所示,求物体在沙坑中受到的平均阻力是其重力的多少倍.例5、如图所示,物块m从高为h斜面上滑下,又在同样材料的水平面上滑行s后静止,已知斜面倾角为θ,物块由斜面到水平面时圆滑过渡,求物块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例6、(2004年辽宁)如图所示,ABCD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侧壁与盆底BC的连接处是一段与BC相切的圆弧,B、C为水平的,其距离d=0.50m。盆边缘的高度为h=0.30m。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并让其从静止出发下滑。已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因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0。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的地点到B的距离为()A.0.50mB.0.25mC.0.10mD.0例7、如图所示为一个对称的轨道,其中BC段是光滑圆弧,AB、CD是直轨,它们的倾角都是37°,一个小物块在离B点距离l的A处,以初速下滑,若物块与AB、CD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0.5,求物块在AB、CD段上一共滑过的路程。类型二:利用动能定理求变力的功例8、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小球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点很缓慢地移动到Q点,如图所示,则力F所做的功为A.mgLcosθB.mgL(1-cosθ)C.mgLsinθD.FLsinθ例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用细绳经过光滑小孔牵引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拉力为某个值F时,转动半径为R,当拉力逐渐减小到F/4时,物体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2R,则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大小是()A.B.C.D.零例10、:图示汽车从A处由静止加速,车过B点时车速为v,求绳子拉力对m做的功。例11、在离地面高度为h处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抛出时的速度为v0,当它落到地面时的速度为v,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则在此过程中物块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A、B、C、D、巩固提高:1、下列关于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A、如果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则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零B、如果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C、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动能一定发生变化D、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2、质量不等、动能相等的两物体,在摩擦因数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滑行至停止,则()A、质量大的物体滑行距离长B、质量小的物体滑行距离长C、质量大的物体滑行时间短D、质量小的物体滑行时间短3、一质量为1kg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向上提升1m时,物体的速度是2m/s,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g是10m/s2)()①提升过程中手对物体做功12J②提升过程中合外力对物体做功12J③提升过程中手对物体做功2J④提升过程中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JA.①④B.②③C.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