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公开课教学设计精编.docx
上传人:Ke****67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自相矛盾公开课教学设计精编.docx

自相矛盾公开课教学设计_1.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自相矛盾公开课教学设计自相矛盾公开课教学设计模板(精选8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自相矛盾公开课教学设计模板(精选8篇),欢迎大家分享。自相矛盾公开课教学设计模板(精选8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理解文章中有关词语的意思。3、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这则成语故事包含的意思。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1、同学们,在我们几年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很多的寓言故事,能说几个故事的名字吗?2、那你能说说这些寓言故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3、今天我们就再学习一篇则新的寓言故事,指读课题:自相矛盾。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1、打开课本,提出自学要求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b、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c、划出不理解的词语。2、检查自学效果a、请同学读书,其他同学评价。b、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c、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三、扣词、精读课文“张口结舌”的教学在同学质疑过程中扣住“张口结舌”,问:什么叫张口结舌?课文中讲了谁张口结舌?他为什么会张口结舌?“夸口”的教学通过张口结舌的教学引出两次夸口的内容?a、他夸口之下说了什么话?b、那你能读好夸口的语气吗?c、引导学生用“随你……都……”说几句话。d、这两句话一起说出来你会想些什么呢?四、联系生活、揭示文章意思1、同学们,现在你知道那个人为什么“张口结舌”了吧?(指名回答)2、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或者听说过这样的事例吗?五、读古文,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1、这个故事和这么多的事例确实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其实早在2200多年前《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就已经流传开了,它是我国法家学说的杰出代表韩非子所作,想去读读2200多年以前韩非子的《自相矛盾》吗?2、出示古文《自相矛盾》学生自读。3、指名学生读,教师范读学生根据课文说说古文大概的意思。4、小结:同学们我们刚刚分别读了现在《自相矛盾》和2200多年前的《自相矛盾》你们发现了什么吗?六、小结同学们,在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长河中,还有很多像《自相矛盾》一样流传了几千年的寓言故事,我们可以利用课外的时间去读一读,不光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也会使我们在今后的人生的道路上走的一帆风顺!七、作业(略)八、板书设计:自相矛盾夸口张口结舌夸口自相矛盾公开课教学设计模板(精选8篇)2一、教学内容北京市21世纪教材第五册26寓言二则自相矛盾二、教学目标1、学习《自相矛盾》中的生字词,理解“夸口”、“哑口无言”的含义。2、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3、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渗透学寓言的方法。4、通过说、问、演等活动,使学生在了解寓意的基础上受到教育。三、教学重、难点: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教育。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画谜,激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2、引导学生通过发现,了解什么叫“寓言”,渗透学寓言的方法。(二)初读课文《自相矛盾》,学习生字词。1、请学生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2、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3、指名读文,进行反馈。4、学习生字词。读词:矛、盾、锐利、坚固、拿、卖、哑口无言①演示象形字“盾”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记忆生字,让学生感到学汉字非常有趣,并指导书写这个字。②让学生把“矛、盾”两个字和“锐利、坚固”连起来说说,进行词语搭配的训练,鼓励学生求异表达。③用上“矛、盾、锐利、坚固、拿、卖”这些生字词,围绕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进行连词成句的句子训练。④通过选择,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哑口无言”的含义。(三)再读课文,指导学生读懂故事的内容。1、请一个人读故事,其他同学说说他是用什么语气来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2、有层次的指导学生用夸口的语气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3、分角色读故事,然后说说自己对故事中的人物的看法。4、默读课文,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看这个人。(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的寓意。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析,通过文本对话,揭示寓意。一个人拿矛和盾的图自相矛盾我的矛我的盾锐利坚固什么盾什么矛戳得穿戳不穿(五)通过表演,深化对寓意的理解。1、创设情景,指导学生分角色全员参与表演。2、有层次的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寓意,让学生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受到教育。(六)延伸练习。1、鼓励学生根据本课内容提出问题,用“寓言百宝箱”激发学生学习中国古代寓言的兴趣。2、根据学生的兴趣,老师做重点知识的讲解。同时,把知识卡送给学生鼓励学生课后自学。课后评析:在崇文区教研室老师的支持帮助下,这节课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着实动了一番脑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