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语文二年级《风》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风》教学设计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风》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风》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风》这首小诗是著名作家叶圣陶所写。诗歌通过充满童趣的语言引导学生明白大自然中的风虽然看不见,但只要仔细观察风过后周围事物的变化,就能发现它的踪迹。全诗以第一人称,从儿童的视角去观察、描写生活中的风,让学生初步感知风的特性,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1、认字2个,写字3个;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知风的特点,体会诗歌的韵味。4、依照课文仿写诗歌,做到语意清楚,语句通顺。教学突破:组织学生在读中感悟,启发学生思维,并体会风中景物的变化,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结合诗的内容进行理解。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积极汇报,导入新课。师:请同学们汇报班级诵读活动积累的名言名句。……师:同学们注重词语积累,能交流带有“风”字的词语吗?生:风吹雨打、和风细雨、风雨交加、狂风暴雨……、师: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今天老师也搜集一些带“风”的成语与大家交流。出示:风雨同舟风平浪静风言风语风尘仆仆风调雨顺风和日丽风吹日晒迎风招展一帆风顺甘拜下风生读一读带“风”的成语。师:同学们,风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汉语中带“风”的词语也非常丰富。这节课我们一齐学习叶圣陶爷爷写的诗歌《风》。生:齐读课题。(思考:《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要求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格言、警句”。教学联系班级的诵读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把静态的词语进行“盘点”,巧妙地由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迁移到新课的学习兴趣上来,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由此营造一派乐融融的学习氛围。)二、认读字词,熟知课文。1、学生读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借助课后的拼音,或者猜一猜;2、出示卡片:“颤动”、“河水起波”、“游戏”检查认读词语的情况3、开火车认清生字(正音)出示卡片chànbōyóuxì颤波游戏4、给生字找朋友:“起波、波浪、游泳、看戏、游玩、演戏……”5、再指名读文(思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教学关注识字的重点,相信同学的认字能力,依照“从文到句,从句到词,从词到字”的顺序,让学生自读,互读,读中认字识词,读准字音,观察字形,意会字义。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在自信的心态下,学生认字学词的效果事半功倍。)三、师生交流,指导朗读。1、学生闭眼听录音,想象画面;2、师生交流画面,同时指导朗读。(一)“树叶颤动”的画面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诗文是个好办法。那你想怎样读这一节呢?2、指导读(“树叶颤动“应读轻一点;发现风后要读得高兴。)学生个别读,表演读,男女生比赛读,看小黑板试读。(二)、“林木点头“的画面那是怎样的一幅画面?(林木在向谁点头啊!)(林木向草地点头、林木向花儿点头、林木向小河点头。)师:多么有礼貌的风,怎么读出来?先试着读,个人读,小组读,看小黑板试读。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风》教学设计2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与技能:1)认读4个生字。书写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体会风的奇妙。2、过程与方法:1)通过形象的课件了解风的无形与奇妙。2)通过朗读、背诵体会风的美好。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认识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认读4个生字。书写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时间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有关风的声音及课件。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1、师:今天老师要考考小朋友们的耳朵灵不灵(放的声音)。2、师:是什么声音?(风)同学们的耳朵真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李乔写的古诗《风》。(板题:风)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课件出示古诗)师: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整首诗的朗读,注意你预习时读不准的字音。过度: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学会朗读这首古诗。(想)那首先得过了生字这一关。三、学习生字。1、自由轻声地读古诗,要求:1)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2)把古诗读通顺。2、出示生字,自由读。3、指名读,正音。4、开火车检查字音。5、齐读。四、出示古诗测读。1.自由读诗,读通顺。2.指名读。3.开火车接读。4.齐读。五、学习古诗。过度:同学们的古诗读得如此的好,想不想知道每一句到底描绘了怎样的景物?(想)那赶快读诗吧!1、自由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难问题?2、学生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