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学习PPT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50 大小:32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学习PPT教案.pptx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学习PPT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管理要求a)根据工作量合理配置内镜诊疗中心(室)的工作人员。b)落实岗位培训制度。将内镜清洗消毒专业知识和相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纳人内镜诊疗中心(室)人员的继续教育计划。c)对内镜诊疗中心(室)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和质量监测进行指导和监督,定期进行检查与评价。d)发生可疑内镜相关感染时,组织、协调内镜诊疗中心(室)和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e)对内镜诊疗中心(室)新建、改建与打建的设计方案进行卫生学审议;对清洗、消毒与灭菌设备的配置与质量指标提出意见。f)负责设备购置的审核(合格证、技术参数);建立对厂家设备安装、检修的质量审核、验收制度;专人负责内镜诊疗中心(室)设备的维护和定期检修.并建立设备档案。g)保障内镜诊疗中心(室)的水、电、压缩空气的供给和质量.定期进行设施、管道的维护和检修。4.2内镜诊疗中心(室)的管理要求4.2.5内镜诊疗中心(室)的工作人员应接受与其岗位职责相应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正确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5.布局及设施、设备要求5.2内镜诊疗室5.3清洗消毒室5.3.6应配有以下设施、设备5.3.7宜配备动力泵(与全管道灌流器配合使用)、超声波清洗器。5.3.8宜配备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5.3.9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相关要求应符合GB30689的规定,主要包括:a)应具备清洗、消毒、漂洗、自身消毒功能b)宜具备测漏、水过滤、干燥、数据打印等功能。5.3.10灭菌设备:用于内镜灭菌的低温灭菌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5.3.11清洗消毒室的耗材应满足以下要求:a)水:应有自来水、纯化水、无菌水。自来水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规定。纯化水应符合GB5749的规定,并应保证细菌总≤10CFU/100mI;生产纯化水所使用的滤膜孔径应≤0.2μm,并定期更换。无菌水为经过灭菌工艺处理的水。必要时对纯化水或无菌水进行微生物学检测。b)压缩空气:应为清洁压缩空气。c)医用清洗剂应满足以下要求:1)应选择适用于软式内镜的低泡医用清洗剂;2)可根据需要选择特殊用途的医用清洗剂如具有去除生物膜作用的医用清洗剂。d)医用润滑剂:应为水溶性,与人体组织有较好的相容性,不影响灭菌介质的穿透性和器械的机械性能。e)消毒剂应满足以下要求:1)应适用于内镜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对内镜腐蚀性较低;2)可选用邻苯二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二氧化氯、酸性氧化电位水、复方含氯消毒剂也可选用其他消毒剂;3)部分消毒剂使用方法见附录B;4)酸性氧化电位水应符合GB28234的规定。f)灭菌剂应满足以下要求:1)应适用于内镜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对内镜腐蚀性较低;2)可选用戊二醛、过氧乙酸,也可选用其他灭菌剂;3)部分灭菌剂使用方法见附录B。g)消毒剂浓度测试纸: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h)干燥剂:应配备75%一95%乙醇或异丙醇。5.3.12个人防护用品:应配备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医用外科日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帽子、手套、专用鞋等。5.4内镜与附件储存库(柜)内表面应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和消毒,与附件储存库(柜)应通风良好,保持干燥。6、清洗消毒操作规程6.1.3内镜清洗消毒应遵循以下流程(见图1)6.1.4注意事项如下:6.2手工操作流程6.2.2测漏流程如下:a)取下各类按钮和阀门;b)连接好测漏装置,并注人压力;c)将内镜全浸没于水中,使用注射器向各个管道注水,以排出管道内气体;d)首先向各个方向弯曲内镜先端,观察有无气泡冒出;再观察插人部、操作部、连接部等部分是否有气泡冒出;e)如发现渗漏,应及时保修送检;f)测漏情况应有记录;g)也可采用其他有效的测漏方法。6.2.3清洗流程如下:6.2.4漂洗流程如下:6.2.5消毒(灭菌)流程如下:6.2.6终末漂洗流程如下:6.2.7干燥流程如下:6.3内镜清洗消毒机操作流程6.4复用附件的清洗消毒与灭菌6.4.5根据6.1.2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a)耐湿、耐热附件的消毒:1)可选用热力消毒.也可采用消毒剂进行消毒;2)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应遵循产品说明书;3)使用消毒剂消毒后,应采用纯化水或无菌水漂洗干净,干燥备用。b)耐湿、耐热附件的灭菌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的附件应采用低温灭菌设备或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采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后应使用无菌水漂洗干净,干燥备用。6.5储存6.6设施、设备及环境的清洁消毒7监测与记录7.2使用中的消毒剂或灭菌剂监测7.3内镜消毒质量监测7.4内镜清洗消毒机的监测7.5手卫生和环境消毒质量监测7.6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可追溯要求区域附录B(规范性附录)部分消毒(灭菌)剂使用方法部分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