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使用困惑.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青岛版数学使用困惑.doc

青岛版数学使用困惑.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使用中的困惑2010.4自2008年9月开始,一年级小学数学开始使用六年制青岛版教材。使用中发现青岛版教材具有容量大、知识点密集、教学内容开放、学生思维空间开放、教学方法开放的特点,教师在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方面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挑战。作为一种新教材,青岛版教材在使用过程中有众多的赏识之处,但也有教师觉得不太适应的地方,一线教师不适应教材的观点和建议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度较快。教师普遍反映青岛版教材进度较快,一二年级一星期只有4节数学课,又不能布置家庭作业。这就造成教学中教师“溜教材”现象严重,学生同步基础训练跟不上,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达不到,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相对较差,并且两极分化现象明显。二、知识间的衔接不合理在使用中我们发现部分知识编排欠合理。以二年级上册为例,学完《表内乘法二》以后紧接着学《除法的初步认识》,单纯计算学生掌握还可以,用除法解决问题时,就出现了难度,很容易列成一个乘法算式。如有15只小鹿,每只船只能运3只,需要几只船?学生列式:3×5=15,然后答需要5只船。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是因为用乘法解决问题孩子们还不是很熟练,接着又用逆向思维来解决除法问题,他们一时转不过弯来。《表内乘法一》与《表内乘法二》之间有个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在学习这个单元式时,可以继续巩固和练习表内乘法。如果把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放在《表内乘法二》和《除法的初步认识》之间会好一点。这样在学习《位置与方向》时也可以继续练习乘法口诀的相关知识,这样,在熟练使用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再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学生会更得心应手些。二年级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最后一个课题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学生掌握得很不好。这个例5用加减和乘除两步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放在《除法的初步认识》这个单元很不合适,难度太大,单纯解决一步乘法或除法问题,学生还很容易混淆,更不用说运用加减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如果把例5放在第九单元《混合运算》中会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本身第九单元就是讲二级混合运算的。我们发现青岛版教科书只是提供了一种模式和样本,我们要在理解和挖掘其教育内涵上下功夫,创造性地重组教材,进行优化选择和取舍,把教科书变成“活教材”,真正领悟编者的意图,引领学生活学活用。三、一年级上学期学生提数学问题困难。青岛版数学教材以“问题情境”、“合作探究”、“问题口袋”、“自主练习”四大模块建构教材。在每个信息窗的下面及许多自主练习中都会有这样的一句话,那就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一开始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时,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与本节课的目标相去甚远,在这个环节总是浪费很多时间。还有的学生把问题写成算式。如:在教学第一册43页第5题,让学生看图提问题时,有的学生就把“一共有几只小兔?”的问题写成式子“2+1=3”。把“还剩几个萝卜”?写成“9-4=5”。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我就告诉学生:“1+2=3是数学算式,是已解决的问题,不是提出的问题。提问题时里面要有“一共”“多几只”“少几只”“几个”等这一类的词语,如:一共有几只小鸟?一共有几只小兔?小鸟比小兔多几只?”这样首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数学问题,什么解答问题,然后再让学生提,渐渐地学生学会了提问题。四、个别课题容量太大如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中的例2,把教学加法和减法各部分的名称放在一个课时进行教学,接受全新的五个概念,并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内容太多,并且学生对“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这些名称很容易混淆。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游戏加深学生对各部分名称的理解和记忆。首先领学生都学会这些字,然后讲清他们在算式中的位置及意义,让学生理解。然后利用猜数游戏,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如:一个加数时3另一个加数是5,和是多少?两个加数都是5,和是多少?被减数是9,减数是2,差是几?五、问题情境图对学习本单元知识不具有典型性本套教材的最大特点是每个新知识都有一个知识窗,创设一个情境。通过教学,我们体会到有的知识窗很实用,有的仅管编排意图很好,但并不适用于课堂教学。例如:一年级分类一课,帮妈妈整理衣服很好,但并不能在课堂上实际操作。在上课时有很多素材是很容易操作的。例如:学生订的奶(分为酸奶和纯奶)、铅笔盒(分为布做的和铁做的),叫几个学生到讲台上(可以按男女分,按小组分等),把自己书包里的东西分类等。六、问题情境图的应用效率低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在农村,电脑、多媒体出示情境图方面,多数教师不熟悉,甚至不用,学生只能看课本上的图,听课中发现,老师让数一共有几只小猴,有的孩子也许在看天上有几只小鸟,或者在发呆。有的教师干脆不用情境图。这样教材资源的优势有所削减,课堂教学效率较低。以上几点只是我们在教材使用中的一些认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