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方言的过渡语.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河南方言的过渡语.doc

河南方言的过渡语.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问题的提出过渡语,就是指方言区的人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所说的一种因逐渐接近标准普通话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言语系统,它主要是指口语.河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因而不少人认为河南话跟普通话差不多,这种认识上的错误,导致河南人说普通话存在着不少问题.此外,有人经常用普通话语音来读方言词语,这严重阻碍了人们普通话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与其他方言区的人交往时,甚至会引起误解。目前,这个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认识上的失误。这种失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普通话的认识失误,一提起普通话,很多人认为就是指北京语音,所以,在河南,普通话也叫北京音,其实,普通话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二是对河南话的认识失误,有人说,河南话就是北京南门儿的话,也就是说,二者的差别很小,主要是语音不同,词汇语法差别不大,所以,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语音上,提到词汇!语法就一笔带过"这样,语音水平是提高了,但说出来的仍是过渡语,里面带有或多或少的方言词语与语法,造成了普通话学习中的高原现象语文教学中重文轻语的影响。我国的语文教学一直是重视读、写,忽视听、说,总是把读和写作为硬任务多讲多练,听和说则被列入第二课堂。学生读的大多是标准的普通话,写文章时也能够把方言词语、语法转变成普通话,现在,由于电视的普及,交通的发达,听普通话已经没什么问题了,但说就不行了。很明显的方言词人们一般会回避,但有些方言词没有对应的普通话词语或者不知道对应的词语,人们只好用一些不太贴切的词凑合着往下说,这时候的口头表达肯定不准确、不通顺也有一些人内部语言依然是方言,在转化成外部语言普通话时,由于来不及多想,平常又缺乏训练,往往就用方言的词汇、语法,只是转换成普通话的语音而已。(三)方言研究与普通话教学脱。20世纪50年代曾开展过全国性的方言普查,后来也编过一些手册帮助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但那次普查的重点在语音,而且没有对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的实践进行调查研究,所以手册大多停留在语音的教。受它们的影响,现代汉语课也只是有语音辨。长期以来,普通话教师很少接触方言调查,而方言工作者也很少接触普通话教学,更谈不上二者的联合研究了。方言词语的分类要想避免过渡语中的方言词语,我们就要对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有的方言词语不会出现在过渡语中,有的即使出现,使用的频率、范围、原因也不相同。不会在过渡语中出现的方言词语。这些方言词语大多是日常生活用语,它们有对应的普通话词语,而且这些普通话词语使用得很普。所以,在培训普通话时,这一类过于土俗的词语,虽然数量很大,但不必作为重。有音有字或者有同音字日头地儿:太阳月明地儿:月亮某些有音无字的词语,它们没有同音字或者没有合适的同音字折断[]放[tlsa]吃力[nu7]在过渡语中出现的方言词语,它们都是以普通话的语音形式出现的1.在普通话中没有对应的词语,即使是普通话相当好的人,也很难避免这些词语,如:(1)反映方言区特有事物及风土人情的词语食物名称疙瘩:小麦面做的汤,汤里有面疙瘩"象声词如:圪崩!圪答!咯喽!坷啪等(3)词的重叠形式有些词,重叠形式不一样,表达的感情色彩也不一样,如:稠卜几几:贬义"稠糊糊儿的:褒义通过对过渡语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在日常的对话中不用刻意避免使用他们.不至于和人交谈时闹出笑话.河南方言的过渡语院系:文化传媒学院班级:对外汉语1001B姓名:张家瑞学号:102611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