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后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元容****少女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后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后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基/础/达/标(限时6分钟)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于世界首次在月球背面顺利着陆。读图完成1~2题。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A.位于奔月轨道的“嫦娥四号”探测器B.“鹊桥”中继卫星C.“玉兔二号”探月车D.月球2.下列不是“嫦娥四号”飞行轨道所属领域的是()A.河外星系B.银河系C.地月系D.太阳系中国探月工程已完成“嫦娥三号”卫星和“玉兔号”月球车的月面勘测任务。右图为美国航空航天局网站公布的月球勘察轨道器拍摄到的影像,该影像最大细节地展示了迄今为止人类登月计划在月球上留下的印记。据此完成3~4题。3.“嫦娥三号”飞向月球的过程中,接触到最多的天体是()A.星云B.行星际物质C.彗星D.小行星4.关于该脚印40年来没有消失的原因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昼夜温差小,风化作用弱B.地形起伏大,流水侵蚀弱C.没有太阳风,搬运作用弱D.缺少大气层,风力作用弱“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读图完成5~6题。5.在图中所示的“生命宜居带”中,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温度条件B.恒星质量C.行星体积D.大气成分6.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则出现生命的行星应该是()A.金星B.地球C.木星D.天王星素/养/提/升(限时10分钟)“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确认火星上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分析检测显示,取出的岩石粉末含有黏土、硫酸盐和其他对生命非常关键的矿物成分。读下表,完成7~9题。7.火星大气比地球大气温度低的最主要原因是()A.比地球质量小B.比地球密度小C.比地球体积小D.距离太阳较远8.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理由最可能是()A.火星自转周期长B.火星表面温度高C.火星上没有液态水D.火星上没有大气9.相对于地球来说,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A.火星公转速度快B.火星大气密度小C.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D.火星的宇宙环境不安全10.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科学家利用各种办法寻找“地外文明”,在人类发射的宇宙探测器上,携带了“人类信息图”、介绍了人类与地球最基本的情况,还把各民族的经典音乐放在太空中不断播放,以引起其他天体上生物的共鸣……材料二:假想在距离地球50万亿千米(5.29光年)的地方有一颗存在生命物质的行星。有一天,地球上某太空信息接收站收到了该行星发来的求救信号:“亲爱的外星朋友,你们好!我们是X星球上的居民,我们的星球将于10年后毁灭,因此我们打算移居外星球。贵星球可以接纳我们吗?”(1)如果宇宙探测器上要播放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你该这样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X星球上真有“地外文明”,那么该星球应该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人看到材料二中的信息后悲观地说:“我们不用给X星球上的居民发信号了。”他为什么这样说?(提示:信号用电磁波传递,速度为光速,即30万千米每秒。)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基础达标1.C【解析】“玉兔二号”探月车在月面上,不属于天体;位于奔月轨道的“嫦娥四号”探测器、“鹊桥”中继卫星、月球均为独立于宇宙空间的物质存在形式,属于天体。2.A【解析】根据天体系统的层次判断,“嫦娥四号”飞行轨道所属领域不属于河外星系。3.B【解析】“嫦娥三号”飞向月球的过程中,主要是在地球和月球之间,接触到的最多的天体是行星际物质,星云、彗星、小行星不属于地月系。4.D【解析】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缺少大气层,风力作用弱,大脚印没有被覆盖;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仍然有风化作用,没有流水侵蚀,太阳风也会影响月球。5.A【解析】地球生命存在需要有适宜的温度、适合呼吸的大气、液态水及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温度主要取决于行星与恒星的距离。从图中可以看出,恒星质量越大,“生命宜居带”离恒星越远,这说明可居住带行星的温度条件基本是相同的,故在图中所示的“生命宜居带”中,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条件,A正确;图中不能反映恒星质量、行星体积、大气成分对生命的影响。6.C【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恒星质量越大,出现生命的行星距离恒星越远。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即太阳位于纵坐标“2”处,那么“生命宜居带”会向距离太阳较远的地方移动,刚好覆盖木星,则出现生命的行星应该是木星,C正确。金星、地球位于宜居带内侧,天王星位于宜居带外侧,都不会出现生命。素养提升7.D【解析】火星轨道在地球公转轨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1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后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课后练习(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 地球的宇宙环境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星级:
1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1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堂速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星级:
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后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后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星级:
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训练与检测(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星级:
1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后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演化课后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星级:
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