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再谈农村合作化1978年改革的第一道春风就是分田到户,分田大潮持续进行直到九十年代中央宣布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才逐渐停止,我拜分田之福,名下也保有了一亩三分地。无可否认,分田到户在农民除了种田以外没有任何生计以及所谓割资本主义尾巴风气横行的情况下实行后,极大的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基本解决了全国人口的温饱问题。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分田到户的红利也逐渐被用完,现在分田到户这一制度(即所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成了农村的负红利,成了阻碍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分田到户这一制度严重阻碍了农业机械化进程。凡是到过农村的人都知道,农村的耕地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这其实是分田到户时为了公平起见,确保每户所分得的好的耕地与不好的耕地是相同的,所以把耕地都分成很小很小,几乎是一两分地(面积单位,十分地即一亩地)就是一块田,甚少一块田有超过五分地。虽然现在有了耕地机,也有了插秧机和收割机,但实行上除了耕地机体积较少能够大家普遍使用外,所谓的插秧机和收割机也失去了用武之地。而且,农村有一个说法,用耕地机耕地比用牛耕地便宜得多。在我的家乡,耕地机一亩地的价格为60元,而且耕过一次后就直接可以插秧了;假如用牛的话,由于现在不是每家每户都有牛,还要请有牛的人家来耕地,用牛耕地最起码要两次,一次犁地,一次耙地,一亩地要两天时间,一天30元计也要60元,而且还要招待帮忙耕地的人吃饭等等,成本要上百元。事实上,农民是非常想要实习机械化的,但苦于分田到户制,一个人请用插秧机和收割机非常不划算,如果几个农户联合起来,收成的分配与费用的分配又纠缠不清,结果只好还是使用沿用了两千多年的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种田方法。其次,分田到户制造成了农村耕地的荒芜与流失。在经济浪潮的鼓动下,本来要成为农村主要劳动力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剩下在农村的都是老幼病残。有一位学者(赖国清)沉痛地描述,在当今和平时代的中国,农村已经出现了战时景象。现实确实如此,在我的家乡,数年前就已经极少可以见到四十五岁以下的青壮年了,许多稍为较年轻的人都去了珠三角地区打工。由于缺少了主要劳动力,许多耕地都被荒芜。而事实上,耕地的荒芜还有更深层次的经济原因,我妈妈是一个农村教师,因此她没有外出打工,但由于她一个人也不能耕太多的地,于是她就选了一些离家较近的旱田来耕种,其他的都荒弃了,她耕的地大概一亩左右。我曾经帮她计算过耕一亩地的成本(一个季度):谷种15元;请拖拉机耕地60元;化肥及杀虫剂等等150元;如果忙不过来请一个人帮忙,假如两天(特别是收割时,打稻机挺重的我妈无法搬动),每天30元,伙食仅算因多一人增加的一天15元,一共90元;其他支出30元;总共成本345元。一个季度一亩地能够收割到的稻谷大概800斤,每百斤70元,总共收入560元。除去成本,利润215元。也就是说,一个农民用了半年的时间耕一亩地只赚了215元!而外出打工,再不济一个月都有600元的收入,省吃俭用后一个月最少能存300元,也就是说,外出打工一个月就顶农民在家干半年!这样简单的数字比,哪个农民如果还年轻会留在农村种地呢?而且,再加上分田到户制,分到给每户农民的耕地最多不超过4亩,还有谁会以农为生呢?没有人种田,自然也就没有人会去关注水利设施建设和农田的保护,结果,一遇到天灾人祸,耕地就在不知不觉中流失了。第三,分田到户制严重滞后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分田到户制的深入人心,公共利益开始淡出农民的价值领域,农民固有的小农意识开始膨胀起来。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必然会损害少部分人的利益,但换来的是大众的受益。然而,当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遇到要牺牲某些人的利益时,那些人就会跳出来坚决反对,甚至不惜以个人利益对抗集体利益。由于分田到户制的彻底进行,因此农村无论是耕地、旱地、林地、山地、草地等等任何集体的土地资源都分到了个人手中,一些农户房子周围的土地由于历史的原因也归该农户所有。可以说,现在农村的土地,除了道路和河流以外,已经找不出没有主人的土地了。我想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农民的小农意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阻碍:第一个事例是我所在的生产队(即所谓的村民小组)决定对河道进行加深改造,因为河道年久无人管理,已经杂草横生,已经威胁到河道旁耕地的安全了。然而,当生产队请来的挖土机进入河道时,却有两个农民坚决阻止,因为他们认为加深河道会对他们的耕地带来威胁,他们甚至躺在挖土机下,以生命相抗争!而实际上,要加深的河道离他们的耕地还有很远的距离,再说加深加宽河道更不可能对耕地造成不利影响,然而,他们就以期待的可能威胁性阻止了河道改造的进行。第二个事例是村道水泥路建设。本来,村道水泥路建设对我们村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为这个工程是由于我村的某人做了一个市委常委的司机才争取下来的。然而,就是这个对整个村子都百利而无一害,甚至可以说过了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