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多篇.docx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多篇【导语】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学重点:比例的基本质性。教学难点: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质性。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什么叫做比例?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0.5:0.25和0.2:0.40.5:0.2和5:21/2:1/3和6:40.2:0.8和1:4二、探索新知1.比例各部分名称。(1)教师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的名称。板书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例如:2.4:1.6=60:40内项:1.66o外项:2.440(2)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让学生再写出几个比例。如:2.4:1.6=60:40外内内外项项项项2.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能发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有什么关系吗?(1)学生独立探索其中的规律。(2)与同学交流你的发现。(3)汇报你的发现,全班交流。(师作适当的补充)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板书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4)举例说明,检验发现。0.6:0.5=1.2:1两个外项的积是0.61=0.6两个内项的积是0.51.2=0.6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数形式呢?如:2.4/1.6=60/403.440=1.660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相等。(5)学生归纳。在比例里,两外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4.填一填。(1)1/2:1/5=1/4:1/10()()=()()(2)0.8:1.2=4:6()()=()()(3)45=2104:()=():()5.做一做。完成课本中的做一做。6.课堂小结(1)说一说比例的基本性质。(2)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引导学生总结说出两种方法,重点让学生理解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到此,学生要学会用两种方法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1.比值是否相等;2.内项之积是否等于内项之积。)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文练习六第4~6题。补充习题一题多变化,动脑解决它(1)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18,其中一个外项是2,另一个外项是()。(2)如果5a=3b,那么,=,(3)a︰8=9︰b,那么,ab=()教学反思:比例的各部分名称通过学生自学,老师提问,完成的较好。让学生通过计算内项之积和外项之积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然后大量的练习巩固新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2教学内容:抽取游戏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理解抽取问题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并能解决有关简单的问题。2.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抽取问题。教学难点:理解抽取问题的基本原理。教学过程:一、教学例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出几个球?1.猜一猜。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至少要摸出几个球。2.实验活动。(1)一次摸出2个球,有几种情况?结果:有可能摸出2个同色的球。(2)一次摸3个球,有几种情况?结果:一定能摸出2个同色的球。3.发现规律。启发:摸出球的个数与颜色种数有什么关系?学生不难发现:只要摸出的球比它们的颜色种数多1,就能保证有两个球同色。二、做一做第1题。(1)独立思考,判断正误。(2)同学交流,说明理由。第2题。(1)说一说至少取几个,你怎么知道呢?(2)如果取4个,能保证取到两个颜色相同的球吗?为什么?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文练习十二第1、3题。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3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新增加的一个内容。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本册教材设计了确定起跑线这个数学综合运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如:圆的知识),动手实践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分析:在教学本课之前,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圆的概念、圆的画法还有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等知识。学生具备一定的小组自我探究的能力,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学生对体育活动也很喜欢,相当一部分学生去过体育场,对体育场的跑道和起跑线并不陌生。通过电视节目学生对起跑时运动员不能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