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测试题答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二测试题答案.doc

高二测试题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参考答案】1.A(“只有当龙作为祥瑞出现,才说明统治者……”因果颠倒,此外龙只是五种祥瑞之一)2.B(“这些节日都起源于龙的祥瑞意义”错,“端午节”就不是)3.B(“本没有原型”错,从文中“由想象力堆塑创造起来的复合动物”看,一些动物就是龙的原型)【参考答案】4.B【解析】寻:推究。5.D【解析】③是表现宋、袁二人的担心;④是表现窦宪打击何敞;⑤是表现百姓被他的恩德感化。6.D【解析】“认为窦宪应该给百官做好表率”错,应该是“认为窦宪弟笃、景应该给百官做好表率”。7、(1)“吉祥的征兆应随美德而到,灾异因恶政而产生。现在奇异的鸟在殿屋飞翔,怪异的草在庭院生长,不能不明察。”(“依德而至”“缘政而生”各1分,“于殿屋”,“于庭际”各1分,通顺1分。)(2)每到勘察冤狱疑案,就用《春秋》之义判断。因此郡中的人没有怨恨,百姓被他的恩礼感化。(“举”“狱”“断”各1分,“化”被动1分,通顺1分。)【参考译文】何敞字文高,是扶风平陵人,他的祖辈在汝阴安家。何敞生性正直。自己认为取舍不合时务,每被征召,常常称病不出仕。元和中,被征召到太尉宋由府中,宋由用特殊礼仪待他。司徒袁安也很敬重他。当时京城和周围多处出现奇异的鸟兽草木,议事的人认为是吉祥的征兆。何敞通晓经传,心里很讨厌这种说法。于是向宋由、袁安二人说:“吉祥的征兆应随美德而到,灾异因恶政而产生。现在奇异的鸟在殿屋飞翔,怪异的草在庭院生长,不能不明察。”宋由、袁安害怕,不敢回答。过了不久,肃宗就去世了。当时窦氏专政,外戚奢侈,赏赐超过规定。何敞上书给宋由说:“赏赐超过限制,使国家收藏钱财的仓库空竭,国资损耗。推究公家的用度,都是百姓的血汗钱。明君赏赐,应该有品级规范,忠臣受赏,也应有限度。现在您地位尊贵责任重大,应该先正己来给群下做表率,送回所得到的赏赐的物品,再趁机陈述得失,奏请王侯回到各自的封国,以节省朝廷开支,赈济穷困孤独的人,那么恩泽施与百姓,百姓高兴,上天听见看到,一定会很快感应。”宋由没有采纳。窦宪任车骑将军,他的弟弟窦笃、窦景一起大造邸第,征调劳役让百姓愁苦。何敞上书劝谏说:“我虽然是才识短浅的人,实在私下感到奇怪,认为窦笃、窦景作为亲近显贵的大臣,应当做百官的表率。现在百姓愁苦,官府没有救助施为,反而突然大造府第,崇尚玩好,这不是用来体现美好的品德的啊,应当遣归工匠,体恤人们的困难。”奏章递上了却没有人理会。后来担任尚书,又上书劝谏说:“过去郑武姜宠爱共叔段,宠爱却不教诲,最终铸成大错。由此看来,像这样爱儿子,好比在他饥饿时拿有毒的食物给他吃,恰恰是用来害他的啊。窦宪掌握三军的重任,窦笃、窦景总管宫中护卫的大权,而虐用百姓,过分奢侈,诛杀无罪的人。现在人们议论纷纷,都说共叔段又在汉室再生。虽然知道劝谏一定会有杀身之祸,但是我还要冒死进谏,是因为实在不忍心亲眼看见他们有祸患却沉默以苟且保全自己。”何敞多次极力劝谏,诉说诸窦罪过,窦宪等人深深怨恨他。当时济南王刘康尊贵骄横无度,窦宪就奏请让何敞出京担任济南太傅。一年多后升任汝南太守。何敞嫉恨那些只知道引用法令条文的俗吏用苛刻之政谋求当时名誉,所以在太守任上以宽厚和善为政。每到勘察冤狱疑案,就用《春秋》之义判断。因此郡中的人没有怨恨,百姓被他的恩礼感化。与父母别居的人,都回去赡养他们的父母,推财相让的有二百多人。又整修阳旧渠,百姓靠它获得好处,垦田增加三万余顷。官吏百姓一起刻碑,歌颂何敞的功德。8.(6分)诗人描写的是一幅阴冷凄寒的严冬送别图(2分)。故人渐行渐远,由于阴云密布,天幕低垂,路好像伸出寒云之外;留在旷野的只剩下自己,偏偏这时天又下起雪来了,郊原茫茫,暮雪霏霏,我迈着沉重的步子,默默地踏上风雪归途。(2分)并于此表达出与友人告别时依依难舍的惜别之情。(2分)9.(5分)首联交待送别时的环境,枯草寒风,友人别离,“悲”油然而生(1分),颔联写送别的情景,紧扣“悲”字,“寒云”“暮雪”尤其渲染了悲情;(1分)颈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表现了诗人深藏内心的身世之“悲”(1分)尾联写到别离本不胜伤怀,想到身处战乱,与友人后会无期,“悲”更不自胜,以“悲”作结;(1分)全诗以“悲”流贯,写得情真意切,哀婉动人,读之给人以悲凉回荡之感。(1分)11.11.(1)A3D2C1,(B小说中的高潮部分应是我把钱偷偷送回;C小说中未表现出阿尼尔总是把钱塞到床垫下,“总是”表意绝对化了;E小说并未揭露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及其对人格的扭曲,而是赞扬了阿尼尔的善良,让读者感受人性的光芒)(2)①“我”是全文的线索,通过描写我的行为及心理变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2分)②用“我”的偷盗行为衬托阿尔尼善良宽容的美好品质;(2分)③用第一人称的口吻使文章真实亲切,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