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选考部分-B版).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6.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选考部分-B版).doc

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选考部分-B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章相互作用[加试要求]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c)2.弹力(c)3.摩擦力(c)4.力的合成(c)5.力的分解(c)6.共点力平衡条件及应用(c)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考纲解读](1)理解重力的大小、方向及重心的概念。(2)掌握弹力的有无、方向的判断及大小的计算的基本方法。(3)会运用胡克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4)会判断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5)会计算摩擦力的大小。考点一重力弹力[知识梳理]1.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即G=mg。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4)重力加速度g的特点:①大小:在地球上同一地点g值是一个不变的常数;g值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增大;g值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减小。②方向:竖直向下。(5)重心:其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6)重心位置的确定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对于形状不规则或者质量分布不均匀的薄板,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易错提醒】(1)误认为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2)误认为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实际上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2.基本相互作用(1)万有引力(2)电磁相互作用(3)强相互作用(4)弱相互作用3.形变、弹性、胡克定律(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形变。(2)弹性①弹性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时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②弹性限度:当形变超过一定限度时,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3)弹力①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②产生条件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③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4)胡克定律①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②表达式:F=kx。a.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为N/m;k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b.x是形变量,但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规律方法]1.弹力有无的判断“三法”(1)条件法: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此方法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2)假设法: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3)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2.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1)压力和支持力一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且指向受力物体。(2)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3)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平衡还是加速运动),结合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就容易分析出弹力的方向。3.几种典型弹力的方向[题组训练]1.(基础考点→对重力、重心的理解)(2016·温岭市调研)下列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C.用细线将重物悬挂起来,静止时物体的重心一定在悬线所在的直线上D.重心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重心一定在物体上解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是地球的吸引力,A错;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B错;由平衡条件可知,细线拉力和重力平衡,重心在重力作用线上,C对;重心位置跟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但不一定在物体上,如球壳,其重心就不在球壳上,D错。答案C2.(基础考点→对弹力的理解)(多选)如图所示,物体A静置于水平桌面上,下列关于物体所受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桌面受到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B.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它本身发生了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C.桌面由于发生了微小形变而对物体产生了垂直于桌面的支持力D.物体由于发生了微小形变而对桌子产生了垂直于桌面的压力解析在此,压力大小和方向都与重力相同,但不能说压力就是重力,它们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都不同,性质也不同。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物体下表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同理,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桌面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故C、D正确。答案CD3.(高考必考点→弹力的方向)(2016·兰溪市联考)在半球形光滑碗内斜搁一根筷子,如图所示,筷子与碗的接触点分别为A、B,则碗对筷子A、B两点处的作用力方向分别为()A.均竖直向上B.均指向球心OC.A点处指向球心O,B点处竖直向上D.A点处指向球心O,B点处垂直于筷子斜向上解析碗对筷子A、B两点处的作用力属于弹力,而接触的弹力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因而寻找接触面便成为确定
立即下载